合影 |
当年集中营难民在回忆集中营的生活-鞠川江摄影 |
当年在集中营里的孩子们 |
78岁的原加拿大工程师、企业家埃德蒙.皮尔森就是其中的一个。他说虽然刚被关进来的时候他只有6岁,但是他对于这里的事记得清清楚楚。
1942年3月,驻潍县的日军宪兵突然开进乐道院,一个是美国人传教士在潍县城东关买地160亩建立的教会生活区包括学校、教堂、医院和宿舍,强行驱赶居民。为了防止在押的侨民与外界联系或者逃跑,日军在乐道院四周垒起6座碉堡,架起铁丝网,在岗楼上装上探照灯,架起机关枪。
昔日幽静典雅的乐道院,瞬间变成了一座阴森恐怖的集中营。
集中营里的人们过着非人的生活。据幸存者回忆,这里臭虫、老鼠猖獗,臭气熏天。每天刺耳的起床号吹响后,他们要迅速到指定的区域排队点名,用日语报数,然后参加劳动,动作稍慢一点就会遭到皮鞭抽打。
整个集中营实行军事化管理,为了便于管理和限制侨民的活动范围,每个人胳膊上都有一个袖标,上面标有一个大的黑色的字母,比如A代表美国人,B表示英国人等等。
皮尔森回忆说,那时候他们是一家人都被关在里面住在一个非常小的屋子里卫生条件极差。
“关于集中营,我有很多记忆,比如, 日本人每天要点三次名,孩子们要上课,总是觉得肚子饿。我虽然只有六岁,但是我已经有工作要做,就像个小闹钟一样,集合大家参加每天的第一次点名。 我们原来在中国住的地方都使用水冲的卫生间,集中营里的厕所实在是太恶心了。”皮尔森回忆道。
皮尔森说:“在集中营他们很少能吃到肉,即使有也都是腐烂的臭肉。在集中营吃了太多的茄子,所以直到30岁之前我都没再吃过一口茄子。孩子们后来都要上课,但是大一点的,比如我哥哥十岁多点就需要干一些活了,他当时就是干零工的。我们之前带来的一点咖啡和茶都反复的一遍一遍的用,几乎没有味道了已经。我们到的时候,房间里连炉子都没有,冬天特别冷,难熬。”
“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缺少营养,为了防止孩子得佝偻病,大人们让孩子吃碾成粉的鸡蛋皮。这些鸡蛋都来之不易是千辛万苦从集中营外面搞来的。我那时总是觉得没有比吃下去一勺子鸡蛋皮粉更痛苦的事了。” 他说。
已故的英国作家柯喜乐被关押进集中营的时候18岁。在他后来写的关于集中营的书中说人们在里面的一切活动都为了活下去,得到柴火、食物和衣服。
他写到,战争让很多曾经难以看到的画面变成现实。比如你会看到一个英国的百万富翁在厨房里打扫卫生,一个知名的女学者在劈木头。我们每天都要做长时间繁重的劳动,睡觉的时候做梦都是吃的。每天晚餐两片面包和一碗稀汤,根本吃不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