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多地少,保障粮食生产,满足十三亿人口粮,是关乎国家安危的大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强调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同时,也特别强调提升耕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推广先进技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李修松就此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前提,制定、实施基本农田质量提升规划并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已势在必行。
李修松指出,多年来,国家在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尚无统一的规划和各类基本农田质量标准,相关工作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存在的问题很多。
“土壤肥力减退、沙化或盐碱化、灌溉用水受到污染等问题都在有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地方名义上是按照国家规定保持基本农田数量的动态平衡,其实占去的是稳产高产的熟田,补充的是诸如宅基地、岗地、滩涂地甚至是沙石地等一时难以生产粮食的土地。”李修松说,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到基本农田的质量。
对此,李修松建议,有必要就全国各地不同种类基本农田的数量和质量开展一次科学全面、系统准确的普查,彻底搞清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组织专家深入调研,针对各类基本农田的土质、肥力、水资源、水质及相应的水利灌溉条件等,分等级制定质量标准体系并加以推广;同时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层层抓落实的责任追究制以及严密的经费投入和合理使用制度,真正把提升基本农田质量作为各级政府的硬任务来抓。
他强调,“制定、实施基本农田质量提升规划并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是保障我国粮食生产的一项意义十分重大的工作。此项工作的完成,将把粮食生产科学化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时至今日,此项工作已势在必行,党和国家也完全有魄力、有能力、有财力在一定的时段内予以完成,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实习编辑:于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