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季与春天相伴而来,与往年有些不同的是,就读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高校的毕业生选择到二、三线城市就业的人数在逐渐增多。竞争激烈、房价高起、落户困难……相较于前些年执着地坚守“北上广”,如今,毕业生对自己的人生定位更加现实,视野也更加开阔。
高 校
他们的选择更务实
二三线城市成为选项
今年就业形势如何?目前还不好做出明确的判断,但是,一个新趋势引人关注,那就是一些一流高校的毕业生不再将就业的目标方向仅仅“锁定”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而是将视野投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记者了解到,以北京大学为例,近年来到京外地区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加,目前35%的毕业生选择京外地区,涵盖了除澳门和台湾之外的全部省级行政区。其中,除传统热点地区上海、广东、江苏之外,西部的四川、重庆、广西、陕西等正成为毕业生去向集中地。另外,不仅本科生和硕士生选择到京外就业,法律、医药、化学等专业的博士毕业生前往二、三线城市就业也成为一种趋势。
赴京外就业的学生比例也是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每年专门统计的指标。几年来,清华大学毕业生京外就业比率在不断提高,近5年来已经提高了10个以上的百分点。
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岳军介绍,截至目前,中大已签约的毕业生中,选择到广州以外珠三角其他中小城市、非珠三角地区乃至西部省份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已超50%,呈现较为明显的增长态势。
与北大、清华和中大的情形类似, 2000年以来,复旦大学毕业生留沪就业比例始终保持在80%以上,但最近两年,即2009届、2010届毕业生中,留沪就业人数持续下降,分别较2008届下降296人和455人,留沪比例分别下降5.3%和4.1%。
“如今的复旦毕业生求职面铺得很开,留在上海的人数比例略有下降。”复旦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服务中心主任陈浩明告诉记者。对这一现象,有关人士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上海房价不断攀高,带来了生存、发展压力和心理影响。
为学生提供选择空间
“清华毕业生应担负起对祖国、对社会、对民族的责任,从长远的发展和自身的成长成才来择业就业”,这是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为《清华大学2010年学生就业指南》撰写卷首语时对清华学子提出的希望。
正是在这样的思路引导下,清华大学设立了“大讲堂”人才计划和“职业彩虹计划”,按照“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设立了对应的面向特定毕业生人群的七个专项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引导、职业辅导与服务,进行合理的就业资源匹配,以更好地帮助毕业生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依托各地区选调生、大学生“村官”项目,将引导毕业生赴基层就业作为学校服务国家战略的一项重要使命。
北京大学则依托省校合作、校企合作平台,邀请京外地区企事业单位到学校进行专场招聘和专项招聘,同时把实习和创业作为辅助就业的有效途径,开辟就业工作第二战场。今年,学校就业中心还专门成立了实习促进部和创业指导部,为毕业生实习和创业提供专业化、精致化服务。
“近几年,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大学生的就业更呈现价值多元化倾向。”陈浩明这样认为。复旦毕业生不再一味扎堆知名外企,选择事业单位和国企的比例逐年增加。陈浩明解释说,这一方面是整个社会风气影响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国企发展的结果。现在一个职场新人在外企和国企获得的薪酬虽然仍有落差,却已不像十多年以前那样差别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