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地毯之外的柏林电影节是什么样子?一个电影节对一座城市具有什么意义?中国电影和国际电影节关系如何?
在北京正在举办首届国际电影季之际,一场来自柏林和北京的对话也同时在4月27日至29日于北京当代百老汇电影中心展开。带着电影爱好者对柏林电影节的诸多好奇以及对于北京自己的电影盛事的种种期待,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邀请到柏林电影节项目经理托马斯•海勒(Thomas Hailer) 和全景单元主席维兰德•施佩克(Wieland Speck),与中国著名导演贾樟柯、王全安以及资深电影人深度对话,探讨一个电影节之于她所在城市的意义。
在4月27日第一天的活动上,来自柏林电影节的嘉宾介绍了柏林电影节的历史与发展,各单元的划分与侧重,重点介绍了“全景”单元的设置,尝试分析柏林电影节在各大电影节中的位置,以及它对城市文化和公众的影响。
与柏林一样,北京也是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在这座城市生活的人们同样在探讨正在发展与成长的大城市里的种种矛盾、变化和张力。参与讨论的中国嘉宾也坦诚的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以及探讨了北京在举办国际化的电影节方面存在的可待进步的空间。
在活动的进行当中,三部曾在柏林电影节荣获大奖的中国影片《团圆》、《红高粱》和《孔雀》也分别在活动期间向广大观众展映。于4月27日放映的《团圆》为导演王全安2010年作品,曾于当年60届柏林电影节斩获最佳编剧银熊奖。
【柏林电影节背景】
首届柏林电影节举办于1951年。它为经历了二战炮火的柏林带来了一丝慰藉。创办初期,柏林电影节一度被视为“自由世界的窗口”。柏林这个曾经的东欧文化枢纽,成为当时西德民主复兴的象征。多年来,政治变革,尤其是统一后发生的种种变化一直在柏林电影节的理念和参选影片中得以体现。柏林电影节浓厚的政治色彩从一开始就和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等注重商业性的竞争对手泾渭分明。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莫过于柏林电影节同普通民众的紧密联系。电影节期间共发售30万张入场券,拥有大约43万名观众的柏林电影节是全世界观众参与人数最多的电影节,也是柏林文化日历上一年一度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