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昌都八宿县的邦达草原,绿茵如毡,牛羊成群;距离昌都镇十几公里外,果农们将自己种植的新鲜西瓜、甜瓜摆在道路两旁售卖;昌都菜市场里,老百姓有除了土豆、萝卜之外的更多选择,而这几十种蔬菜就出自本地……这些,在如今的昌都是随处可见的场景,可在60年甚至更早之前,这却是无论如何也不敢想象的。
邦达草原水草肥沃 摄影:王昕秀
1950年昌都解放后,改变了成千上万农牧民的命运。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西藏政府对昌都农牧业的投入巨资,实施农田、草场基本建设,普及农牧科学技术,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实行多种优惠政策,极大地改善了西藏昌都农牧业的生产条件。
1978年,昌都粮食总产量仅9.87万吨,到2009年达到15.6万吨,增长近1.6倍;油菜总产达 0.39万吨,比1978年的0.04万吨增长9.7倍。全地区蔬菜品种已达30余种,年产量达3.5万吨。昌都地区农牧局局长张学钦表示,如今昌都蔬菜已经告别了过去只能依靠内地运送的历史,虽然受海拔限制,但依靠农业技术,如今每年5—11月本地出产的蔬菜已基本能满足地区80%的供应需求;即使到寒冷的冬季,一些低海拔地区依旧可以通过温室大棚种植蔬菜,满足地区20%的供应。
此外,昌都地区畜牧业生产也得到稳步发展。据介绍,2009年昌都地区牲畜存栏数为367万头(只、匹),比 1958年增加190万头(只、匹),年均增长达到1.9倍。牲畜出栏108.7万头(只、匹),出栏率达30%,比1978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奶类总产量7.9万吨、比1978年增加5.9万吨,年均增长4.6%。
经过几十年的积极努力,昌都地区多元化的增收渠道初步形成,农牧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坐落在昌都芒康县纳西民族乡的240亩反季节蔬菜基地和近300座温室大棚,出产青椒、茄子、丝瓜等30余个品种,户均增收1.5万元,人均增收3000元,而这仅仅是农牧民增收的一个缩影。昌都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87元增加到2009年的3144元,增长36倍。
这些农牧民群众切切实实得到的实惠,得益于多年来农牧业科技的投入和发展。据悉,如今昌都全地区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24%以上,丰产方、模式化、测土配方等先进农牧业科技成果在生产中得到了应用。
市场经济下,特色就是竞争力。近年来,昌都大打“特色牌”,实施了农牧业特色产业开发项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2009年,全地区11个县共实施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及流通等10余类农牧业特色产业建设项目。以芒康县为例,如今已形成了藏鸡、黑山羊、反季节蔬菜、辣椒等几个成规模的特色产业。
如今,特色农牧业已经成为昌都农牧民增收的新渠道。据悉,国家、西藏自治区和地区财政为昌都“特色牌”共投资近 2亿元,使15万项目区群众平均增收500元,切实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改善了农牧民的生活。(王昕秀)
编辑:徐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