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布局
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
我市将打造一批中小型特色城区
本报讯(记者王翔见习记者栗园园)25日,记者在重庆市推进新型城镇化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将进一步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除了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外,还将打造一批中小型特色城区。
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智奎表示,随着我市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我市一方面将推动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的组团式发展,建设1000平方公里、1000万人口的现代化大都市;另一方面,我市将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推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城镇特色发展。以长江及郑渝铁路、沿江铁路、渝宜高速,乌江及渝怀铁路、渝湘高速等交通通道为轴线,集聚发展一批重点城镇。
具体的做法是,在加快万州、黔江城市建设的同时,差异化发展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15个县城,即梁平、城口、丰都、垫江、忠县、开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阳、武隆、彭水,逐步建成一批中小型特色城区。有选择地重点发展一批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开发潜力和环境承载能力强的中心镇。
市建委主任助理张其悦解释说,所谓“特色城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有产业特色。发挥渝东南、渝东北的区位优势,特别是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业、特色农业等;二是要有建筑特色。不搞千城一面,挖掘当地的传统建筑符号用于城区建设;此外,还要有人文特色,渝东南、渝东北地区有厚重的人文资源,有好的民族传统,我们做城市建设的时候,应该有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承,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
城市建设
全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顺利
年内高速公路、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将分别达到2400公里及200公里
本报讯(记者王翔见习记者栗园园)近日,记者从市建委获悉,今年,全市高速公路、铁路、机场、航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顺利,大部分工程进度实现预期目标。
在建的13个项目、630公里在建高速,铜梁至合川、永川至江津预计年内通车,到年底,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2400公里;兰渝铁路、成渝客专、渝黔铁路、渝万城际、三万南铁路等5条重大干支线铁路,以及重庆北站扩建、沙坪坝站改造等枢纽工程正在加快建设,渝黔铁路货运线已建成通车,兰渝铁路重庆北至合川渭沱段年内也将建成投用;江北机场T3A航站楼土建混凝土工程总体完成90%;嘉陵江河口68公里、乌江河口45公里三级航道整治工程进展顺利,嘉陵江草街航电枢纽工程已进入库区迁建收尾工作;主城果园港二期扩建工程进展顺利;万州新田港神华码头大件泊位按期开工。
同时,主城区道路建设项目施工进度良好,106个项目(涉及跨江大桥7座、穿山隧道6座、新改扩建道路443公里、立交21座)总投资规模约1067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40多亿元;远郊区县城市道路建设项目也达到298项,总里程1246公里,目前已完工68个,全年预计完成投资139亿元。还开工农村公路12700公里,完工8610公里。轨道交通计划完成投资160亿元,年内六号线五里店至茶园段、二号线延伸段新山村至鱼洞段共30公里线路建成通车,全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达到200公里。
此外,我市的十大商务集聚区预计完成投资35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372亿元、开工2374万平方米、竣工1280万平方米。江北嘴、悦来新城和中央公园及化龙桥片区初显形象和规模。
住房保障
我市将适度增加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供给
力争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达35平方米
本报讯(记者王翔见习记者栗园园)25日,记者从市有关方面获悉,重庆将适度增加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供给,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家庭购买普通商品住房。
据介绍,我市的城镇住房制度已日趋完善,仅今年,我市就将建成公租房534万平方米、7.7万套,改造城市棚户区279万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条件。未来,我市还将进一步完善城镇住房制度,构建政府提供基本保障、市场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健全保障性住房制度,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物业服务水平,健全社会救助对象的住房保障制度,确保城镇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
此外,我市将推进新一轮城市棚户区改造,进一步改善低收入群体住房条件。同时,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适度增加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供给,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家庭购买普通商品住房。力争到2020年,使全市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将达到35平方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