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在围观这个新奇的玩意。
“坦克”制造者邹宗政。
旧液化气罐制的“坦克”负重轮,旧变压器管子制作的排烟管,要不是亲眼所见,记者很难相信一辆手工打造的“坦克”不仅能够旋转“炮筒”,还可以上山兜风。昨天下午,记者在旅顺口区铁山街道杨树沟村见到了这样一辆手工打造的“坦克”,这辆“坦克”的打造者是一位74岁的老大爷,他花了一年时间打造的这辆“坦克”是为了他儿子的坦克梦。
手工“坦克”时速超过10公里
昨天下午,记者在杨树沟村寻找“坦克”制造者时,方圆几里地的村民都知道这辆以假乱真的“坦克”打造者邹宗政爷俩。
记者看到,“坦克”被精心安置在一个板房中,上百平方米的板房内除了迷彩色的“坦克”之外,四处摆放着工具。这辆手工“坦克”是真坦克的一半,重量大概在一吨左右。邹大爷告诉记者,这个板房是为了“坦克”专门修的车库,一方面是为了放置这个“坦克”,另一方面是为了制造“坦克”时方便,因为在露天打造“坦克”,经常有人围观。
采访时,邹大爷的儿子邹炳钰给记者演示了“坦克”的运行,由于坐在“坦克”内部无法看清外面的情况,他在“坦克”内部安装了显示屏,通过前后的摄像头将图像传到显示屏上,里面驾驶员就可以清楚的掌握外部的环境。
整个“坦克”发动起来的声音并不大。邹大爷告诉记者,这是辆旧摩托车的机关,所以声音不大,当初还以为这个机关带不动这辆“坦克”,没想到,还真能开走。邹大爷儿子缓慢操作让“坦克”缓缓的运行起来,速度很慢,邹大爷测算过,时速超过10公里。除了能开走,这辆“坦克”的“炮筒”也是可以旋转的,也可以原地转圈,转圈的时候动作很敏捷。
耗时一年照着模型制作“坦克”
邹宗政大爷今年74岁,儿子邹炳钰今年38岁,邹大爷制作这辆“坦克”是为了实现儿子的坦克梦想。儿子大学毕业之后一直在一家大型企业工作,后来,一心想要自己创业就辞职了。辞职之后,邹炳钰就一直琢磨制作一辆“坦克”,他觉得旅顺作为一个有特殊历史的景区,应该有辆供大家参观的坦克,但是由于自己没有这样的手艺,他就求助心灵手巧的父亲。去年春节期间,邹宗政决定实现儿子的梦想。
邹宗政利用以前开机械厂剩下来的一些材料,又买来一些废弃的材料,开始琢磨制作这辆“坦克”。他先买了一辆坦克模型,然后按照比例放大,他购买的模型是1:35的,他制作的“坦克”是1:2的,为了制作方便,他先制作了木制模型坦克,后来,根据这个木制坦克模型一点点的打造现在的这辆“坦克”。
他捡来旧的液化气罐制成“坦克”的负重轮,使用旧的变压器管子制作“坦克”的排烟管,总之,邹大爷制造的这辆“坦克”使用的基本是一些废弃的材料。邹大爷的这辆“坦克”从马年的正月份开工,到羊年的春节时完工,耗时整整一年。整个制作过程中,并没有使用到什么大型机械,都是靠手工一点点的打造出来的。
时不时开着“坦克”到后山兜风
邹炳钰是一个军事迷,提起坦克,他说得头头是道。他向记者解释,这辆“坦克”是仿造苏联的T-34坦克,这种型号的坦克在我国抗日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记者查询资料得知,T-34是苏联于1940年到1950年生产的中型坦克,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好的坦克,在坦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其设计思路对后世的坦克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邹家父子希望在这个特殊的年份,在有着特殊历史的旅顺地区,打造出这样一辆“坦克”,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刚打造完成的时候,邹家父子会时不时的将这辆“坦克”开到后山兜风,现在,只要邻居要求,邹家父子也会将这辆“坦克”开出来,供大家观赏一番。未来,邹家父子希望能够把这辆坦克寻找个好地方,供更多的游客参观。
“坦克”总造价2万余元
由于条件的限制,邹炳钰和父亲在整个制作“坦克”过程中没有使用车床、铣床等大型机械加工设备,仅靠两台角磨机、一台钻床、一台电焊机,两个手电钻来制作这辆“坦克”。
制作过程中,邹炳钰和父亲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不使用车床很难制造出圆形的负重轮,我们就只能用角磨机将废旧的液化气罐切割成多个圆环,将这些圆环作为负重轮的外壳或是内环。另外,在没有剪板机或是专用的金属切割机的情况下,整车的所有钢板、履带板都是用角磨机切割,甚至于‘炮塔’座圈的圆环也是用角磨机手工切割的。”据邹炳钰计算,“坦克”总共造价2万余元。
记者注意到,这辆“坦克”上的“炮塔”能够360度旋转,邹炳钰说:“为模拟‘炮塔’齿圈,我们在手工切割的‘炮塔’座圈上焊接一圈自行车链条,在座圈上安装了一个自制的圆形滑道,用一个30瓦的汽车雨刷器电机带动‘炮塔’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