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说明
2010年上海世博会即将谢幕。在感悟多元、创新的文化激励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上海世博会的“绿色、环保、低碳”理念将如何引领我们的生活,由此而引发的新兴产业对于经济振兴究竟有哪些促进作用,其在经济发展观念上又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为此,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联合进行了本次调查,了解公众对后世博经济的期许,揭示本届世博会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世博科技成果应用,实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本次调研涉及全国22个城市、地区,借助技术领先的在线调查系统与高质量样本库,共回收1115份有效数据。其中男性占51.60%、女性占48.40%,受访者中绝大多数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78.6%的人接受过大学(含大专)教育,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总数的5.6%。所有有效问卷经过在线调查系统逻辑自动检查功能查错,误差率在2%以内。
生态文明促和谐 低碳引领新生活
如果说往届世博会引领了工业文明的发展,那么本届世博会将为引领生态文明作出重大示范。
当城市、气候、环境和低碳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的时候,传统的汇聚人类新的理念、新的科技、新的发明的世博会,有哪些观念会受到大众关注?有哪些内容可以给我们以启示?
数据显示:32.90%的受访者认为“重视环境与城市和谐发展”是本届世博会给予人们最重要的启示;32.40%的受访者觉得节能减排需要技术创新;29.30%的人觉得世博会提出了新的节能环保理念。(见下表)
实际上,世博会也是人们实现节能减排、和谐发展的一个实践。本届世博会大量应用高新技术成果,为世人展示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半导体照明工程等众多新能源应用的成功案例,也为普通百姓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新能源体验之旅。纵观整个世博园,无处不存在“低碳”的印迹。从太阳能、风能的大规模应用,到世界最大的绿色生态墙,从专家学者的解读到公众的热议,都在体现着和谐发展的诉求。本次调研中,48%的受访者认为公众环保意识提高,将使新能源产业持续受益。同时,认为世博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发挥创新成果的示范效用的受访者都超过了四成。
世博会通过参观、接触和体验,使公众加深对多样化能源、环境友好型能源的了解和认识。有专家认为,这将拉近新能源应用与公众的距离,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和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认识,将使环保、低碳的产业获得更多的支持和期盼。
眼花缭乱新技术 进入寻常百姓家
来自世界各地奇思妙想的城市创新理念与绿色创新科技,令受访者眼花缭乱。于是,不少受访者感叹,后世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那些高新技术,那些未来城市发展梦想不可或缺的元素,及早进入我们寻常百姓的生活。
本次调查中,37.9%的受访者认为,加快节能环保技术应用是实现“绿色、环保、节能、低碳”理念的关键;有37%的受访者相信,加强对节能环保的倡导可以促进达成环保低碳的目标;另外,还有32.5%的人表示,希望加强环保节能新技术研发。(见下表)
在交叉分析中,22岁以下年龄段的人群中,更看重环保倡导的作用,22-29岁的人群中,大多数人认为需要“加强新技术研发”,而30-39岁及以上较为成熟的群体,更希望加快节能环保技术的实际应用。
调查中,受访者认为:新兴的低碳、环保产业将在世博理念深入人心的基础上获得长足的进步,并逐步进入我们的生活中。在呼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受访者还希望,政府的政策应该扶持这些产业的发展,鼓励这类技术的推广和产业化,以期用最经济的方法,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展会旅游成热门 提升服务新高度
在上海世博会给予众多参观者一次观念、技术层面的盛宴的同时,上海也以世博会为契机,在展会、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层面上进行了一场现实的演练,呈现出这个城市深厚的服务文化的积淀。
在国际旅游界有一个共识,以国际盛事作为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短时间里带来游客的大量集聚,这将有力推动举办国或者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与提升。上海世博会的参观人数已经达到新高。在7天的国庆黄金周里,共有247.42万人次入园参观。其中不少游客都是多次入园参观的“回头客”。本届世博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为上海加快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契机。调查中,近四成的受访者认为,世博保留场馆将促进旅游行业效益提升;39.5%的受访者觉得世博为周边城市带来的客源也将使旅游行业受益;有33.20%的受访者认为旅游服务水平有提升。(见右上表)
据相关部门预测,2010年,上海旅游业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将突破500万人次,全市旅游业总收入达2000亿。世博结束后,其独具特色的会展旅游,现代都市游和周边秀美的江南风光还将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而且,通过“旅游消费链”,世博会还将发挥溢出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据统计,仅江西省从上海世博会得到的旅游收入就超过1亿元。而厦门市借助世博会,吸引游客已达到19万人次。
有关专家指出:上海展会、旅游业的发展,势必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持续发展。
政府服务大考验 管理团队大锻炼
在7000多万参观人次面前,在单日参观人次超过100万的时候,在机场、火车站和市内客流不断刷出新纪录的时候,上海整个城市在接受一次检阅,上海各级政府的服务能力也在接受一次大考验。要办好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我们需要各个参展方的努力,需要上海市民的支持,也需要每一位游客的配合,同时,也需要上海各级政府的服务水准跃升到一个新台阶。目前看来,无论是以安检和志愿服务为特色的高效社会动员,还是积极引入最佳城市实践的做法,以及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更高的管理标准等,无不锻炼、提升了上海各级政府的服务能力,也展示了城市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调查中,受访者一方面希望政府在推进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上有所作为,同时,也希望政府在以人为本、提供最佳的公共服务方面,认真梳理和总结世博举办期间城市管理的经验,尽快形成世博后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使世博后上海城市管理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受访者朱先生表示:世博期间,上海采取的“非常措施”成效显著,使中外游客能够明显感受到这座城市管理的高效率。我们希望这样的“非常”能成为“常态”,政府部门的“非常做法”能够形成长效机制。
与此相对应的是,不少受访者表示,客流汹涌的世博会,催生出原本少有的“排队文化”,尽管不少游客一边排队,一边埋怨,但是,5个小时、6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的排队,让世人看到了国人的文明进步。希望世博会以后,坦然排队,也能成为我们社会的常态。
公众聚焦“后世博” 期盼经济“新引擎”
成功、精彩、难忘的上海世博会即将降下帷幕。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对上海这个城市会带来什么样的深远影响?
受访者认为:对于中国而言,首先是让世界更了解中国,选择的比率为40.80%,其次是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选择的比率为36.90%;对于上海而言,首先是提升了上海的国际地位,选择的比率为 49%,其次为凸显上海国际化城市的形象,选择比率为42.70%。
毫无疑问,上海世博会的成果,在受访者心目中,是上海在全世界的一次成果展示,也是我们的一笔巨大财富。世博会的成果,将对上海、乃至中国未来的发展带来重大的积极影响。
本届世博会吸引了来自全球189个国家和57个国际组织参与,创历史之最。在世博会即将结束的时候,在大多数受访者参观、体验了世博会以后,受访者还在关注哪些有价值、有启迪意义的问题?调研显示:世博会各个展馆展示的精彩而富有创新精神的内容吸引了大多数受访者的眼球,达到54.40%:而有47.8%的受访者表示,将关注世博后经济发展趋势;有44.6%的受访者表示,更多关注世博带来的商机。(见下表)
显然,世博后的经济发展趋势,受到受访者的极大关注。
本着创新的精神,上海世博会创造了多个世博史上的第一。首先是世博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面对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上海世博会第一次提出了城市与美好生活的概念;上海世博会还实现了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网上直播,成为跨越国界的世博会: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会。
而所有的第一次,在世界金融危机进入扑朔迷离的状态下,无疑给如何走出这次危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世博会影响深远 新起点已然呈现
调研中,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上海世博会将对上海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世博会提升了上海的中外知名度和内外开放度;
――世博会展示了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将促进上海服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世博会呈现给上海的科技创新成果和方法路径,有利于上海在“十二五”期间形成科技研发的热潮和先进制造业的飞跃;
――世博会助推了上海面向未来理念的跃升,有利于上海在“十二五”期间形成文化创意领域的蓬勃活力;
――世博会提供了节能环保、循环绿色的示范;
――世博会推动上海城市管理模式创新和完善;
――世博会促进了上海与长三角地区更加紧密的联系;
――世博园区将结合上海城市今后发展的再规划布局,“十二五”期间将形成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的新动力和新亮点。
世博会带给我们的难忘和精彩,将会变成我们今后生活的难忘和精彩。在这个意义上说,世博会以后,上海,乃至中国,将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开创我们新的未来。
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 电话:63521111-1682 邮政编码:200001 Email:gbx040@jfdaily.com
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上海市陕西北路1388号雷格斯银座企业中心905-911室
电话:021-60943470/71/72/73 61498541
网站:www.data100.com.cn
Email:xiongying@data100.com.cn
来源:新闻晨报 编辑: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