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48岁失独母亲的春节:与20多个失独者吃自助聊天
逢年过节不敢回家,每年正月初一去寺里给儿子烧“压岁钱”
摁按钮,乘电梯上楼。轻车熟路地开灯、换鞋,然后是长时间的沉寂。
看到床头上的毛绒玩具时,王丽眼里流露出难得的光亮:“那是涵涵的!”并翻出其他的毛绒玩具给记者看。
涵涵是王丽资助的一个山区学生,15岁了,个高172cm。2008年左右,王丽通过网络接触到了这个孩子,寒暑假常接他来福州,带他去吃肯德基、买衣服,过年也给压岁钱。孩子没有妈妈,就管她叫妈妈。
王丽一个人住,空出来的那个房间,就打扫干净留着涵涵来福州的时候住进去,看着涵涵,她有时候也会想到自己的儿子,“要是还在,现在该20岁了,上大学。”
儿子刚走的那段时间,王丽在路上看见模样相似的孩子,总要跟上去多看上两眼;跟朋友逛商场,看见孩子穿的衣服,总在心里想着儿子是不是也能穿;别人家发压岁钱都在除夕,王丽就在每年正月初一去西禅寺给儿子发压岁钱——烧冥币。
她每天在QQ群里和全国各地的失独者联络,经常发一些和失独有关的文章,希望社会能够对这个群体有所关注。可只要一提到儿子,她便难以抑制地低沉起来,“最难的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不敢回家,独个在这儿呆着,又总接到家里人的慰问电话。‘他们担心我一个人过节冷清,可接到他们电话,心里也不是滋味儿啊’。”
“你看看人家都儿孙绕膝,热热闹闹的,我这样一个人。去了别人又要顾及我的感受,不像群里。”王丽说,群友的孩子,有得白血病走的,有遇车祸走的,也有见义勇为走的,大家各有各的不幸,靠“失独”联系在一起,拥抱取暖。今年春节,20多个人一起去吃自助餐,大家坐在一块聊着,只有他们,才最能相互理解和安慰。
“像祥林嫂一样,总跟外人说我们的不幸,是大家所不愿意的。”王丽说。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东南快报记者在加入两个失独群一周的时间里,尽管多次表明来意,找群友了解情况,但都没有得到回复——他们或许更愿意关上心门,默默舔舐伤口。
直到吴木香的事被发进群里。可即使是吴木香,在有了“恩恩”“典典”之后,也难以将当年的失独之痛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