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几十年 已申请专利
叶庭业说,他的水上自行车就是由身边随处可见的原料制作的,比如一些泡沫板、几块木头、一架破旧的自行车。水上自行车的点子,他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构思了,但繁忙的工作打断了他的思路,也分割了他的时间。当他着手开始制作的时候,6年已经过去了。直到2002年,他制作的第一架水陆两用的水上自行车才得以完成。
2002年,叶庭业和他侄子两人将这台长两米多、宽一米多的大型自行车骑到北岸海滩,在那里完成简单的零部件调整后,正式下水试行。第一次海上骑行取得成功后,有人鼓励叶庭业去申请国家专利,保护自己的研究成果。后来他找到北海市专利局,并按程序提出专利申请。
专利申请约用了一年时间。后来,叶庭业又先后多次对自己的这个发明进行改进,包括将木板换做泡沫底板、更换转动轴等。他更是对尾桨进行了四次改造,从最初的脚踩桨,到使用滑冰原理制作的尾桨,再到现在使用的尾桨。这是他根据海豚鱼跃海面的现象,模仿海豚的尾鳍,更换改良的鱼尾浆,可以让骑行的人更加省力,并为水上自行车提速。
想商业推广 家人不支持
叶庭业已经64岁了,谈起发明创造,他依然双目放光,“希望水上自行车能让更多客人感受到旅游带来的乐趣,也能对近海养殖业、海上钓鱼爱好者等人群带来帮助”。
近期,叶庭业放弃了水陆两用自行车的陆上行驶功能,他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陆上的功能已经失去了实用价值,更应着重改良水上的娱乐功能,“可以尝试朝着商业化发展。”
然而,家人却并不这么认为。他的儿子叶贵超理解父亲热爱搞发明这个事,但并不支持他的商业化推广思路。
叶庭业自己也说,还没有人来找他洽谈合作。目前,北海还没有水上自行车这个项目,但其他城市,如深圳南澳海边,水上自行车已经被推广并流行开来。
据了解,叶庭业手上所持的一种“水陆两用自行车”的专利,已经于2013年过期。在此前播出的《我爱发明》节目中,清华大学机械系的教授也对其水上自行车进行点评,对于其提出的船体易腐蚀等缺点,他提出了改进方法,但大的浮体塑料模型需要几十万元的费用。“这个数字太大了,难以承受”。“孤军奋战”20余年后,叶庭业有些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