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公认为禁毒世界性难题的戒毒人员管控难、戒断巩固难、融入社会难问题,近年来在我国贵州省得到了有效解决。贵州省通过实施"阳光工程",多措并举安置戒毒人员就业,提高了戒毒人员回归社会能力。
记者从贵州省公安厅了解到,近年来贵州省探索建立了以就业安置为核心,以"阳光企业"为载体,集"生理脱毒、身心健康、就业安置、融入社会"四位一体的"阳光工程"戒毒康复新模式。通过最大限度安置就业,打破了戒毒人员"强戒-复吸-再强戒"的恶性循环,大量戒毒人员得以就业重归社会。
贵州省公安厅厅长崔亚东说:"只有就业了,才能促使戒毒人员生理脱毒、身心健康、巩固阶段,真正回归社会。这也是戒毒康复工作步入良性循环轨道的治本之策。"
在贵州省都匀市"阳光产品加工厂",记者见到了戒毒人员黎平(化名),她正在专心致志地缝制一个棒球。黎平一天能缝制20多个棒球,厂家付每个棒球加工费9角钱,政府再补助4角钱,在厂里每个月能收入900多元,加上低保等总收入能到1000多元。
2007年进厂工作的黎平告诉记者:"以前找过十几个工作,每一次都是老板知道我吸过毒,想方设法把我辞掉,没有一份超过一个月的工作。这里没有歧视,大家都乐观地工作、生活。"
据了解,都匀市"阳光产品加工厂"是2006年都匀市政府和企业合作兴建的"阳光工程"集中安置企业,政府负责厂房租赁、工厂管理和员工补助等投入,常年派驻由民警、社区禁毒专干等人员组成的队伍进厂管理戒毒人员,企业负责技术、设备和产品回收。
在贵州省,和"阳光产品加工厂"一样的"阳光工程"集中安置企业目前共有51家。在吸毒人员群体不大,不具备集中安置就业条件的地方,特别是吸毒人员居住分散的农村,"阳光工程"采取了分散安置形式,政府组织技能培训,并推荐就业。
此外,"阳光工程"还通过扶持自主创业、安置缺乏劳动能力的人到公益岗位的方式,解决吸毒人员就业问题,初步形成了"大工厂集中、小作坊分散、形式多样、互为补充"的就业安置体系。
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阳光工程"建设。各级政府将相关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截至目前已经投入1.08亿元。免费向戒毒康复人员提供美沙酮维持治疗。对相关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并将符合条件的戒毒康复人员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和基本医疗保险范畴。
据贵州省公安厅统计,目前"阳光工程"已安置3956名社区戒毒人员就业,占现有社区戒毒人员总数的23.4%。贵州省提出,今年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安置率将达40%、明年达70%、3年基本全覆盖。
来源:新华网(记者 王丽 胡星) 编辑: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