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健身区玩耍
村里的农妇在自家院子里收豆子
中国日报的记者刘祥瑞从贵阳市乡村旅游报告中获悉,花溪区摆贡村自从被选为生态村项目试点以来,它的外观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同于其它邻近村庄,晚上照耀在LED路灯下的摆贡村看上去更像一个都市。
村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现在只有绿色的田野还能透露它是一个村庄。
49岁的村长黄培海(音)说:“过去,我们只想着有足够的土地和粮食养活自己就够了。现在,我们开始忧心村里的生态问题了。”
近年来,人们亲眼目睹了贵阳市城郊这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外观变了,村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2008年末,为了将贵阳打造成一个生态文明城市,摆贡村被选定为清洁能源和发展低碳的试点村落。
就这样,摆贡村的房屋、环境和基础设施一步一步地迅速得到改进。
村民彭国宏(音)回忆说:“原来,村里到处都是污水和垃圾。每当有城里的亲戚或者外地游客来的时候,我们都特不好意思。”
但是现在因为环境得到了改善,他们感觉好起来了。因此,他们也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不能再破坏环境了。
作为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千村计划”的首个示范村庄,短时间内,作为“绿色村”的摆贡村就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这个计划是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和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共同发起的。
该项目旨在解决中国、日本和非洲的农村采光问题,还有提高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2009年开始这个项目以后,我们才见到太阳能路灯,” 黄培海说,“我们的村民们很开心看到我们的村庄夜间灯火通明。从那以后,人们会从家里出来和同村人在路灯下闲聊。”
生态要发展,村子需要向一些模范村学习经验。同时也要摒弃那些随意焚烧秸秆、乱扔垃圾等不好的生活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积极地推行那些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改变旧的生活方式是很难的。”黄培海说,“所以,我们选择了通过绿色发展带来经济利益这种比较实际的方式。
村里的干部决定选择多样化的农业产品。从传统的玉米和水稻到利润较大的有机蔬菜,这样既节约了村里有限的土地又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
村里甚至组建了一个蔬菜委员会来统一收购农民的产品并销往市场。
在这些改革以前,村里大概有300名经济困难户,人均年收入3200元,许多年轻村民不得不离乡背井到外面打工。
“现在他们的人均年收入达到了7200元。”黄培海说道。“村民们不但有好的居住环境,好的房屋,更比过去富裕了。”
现在几乎每一户都在用自家建造的生物池来做饭和洗澡。
村民们定期参加各类生物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课程。他们还参加普通话培训。
摆贡村的“低碳环保村”的名头名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这为村民们创造了另一种收入来源。
彭国宏家还开了个“农家乐”来招待外来游客。2010年,他开办了“开心农场”,把土地出租给想要体验务农生活的游客。
彭国宏说:“绿色发展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确实从中得到了实惠。”
英文原文见中国日报8月18日11版
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2-08/18/content_15685570.htm
(实习记者 曾君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