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大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天宝六年(
555年),位于著名文化历史名城、七朝古都开封的市中心。该寺历史悠久,是我国汉传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
大相国寺至北宋时期达到空前的鼎盛,辖
64禅、律院,占地
540亩,因受帝王崇奉,地位如日中天,是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座
“为国开堂
”的
“皇家寺院
”。
唐代,日本高僧空海赴长安学习佛法,曾寄居大相国寺。回日后,他在弘扬佛法的同时,创造了日本文字
“片假名
”。宋代,每逢海外僧侣来华,皇帝多诏令大相国寺接待;四方使节抵汴,必定入寺巡礼观光。宋神宗时,日僧成寻曾率第子前来巡拜。日本佛教界出于对大相国寺的钦慕,在京都也设立了相国寺,并承中土佛教之风,将禅寺中高等级者列为
“五山十刹
”。
明崇祯十五年(公元
1642年),大相国寺在一次人为的黄河决口中被大水淹没。清顺治十八年(公元
1661年)和乾隆三十一年(公元
1766年)皇帝下诏两次重修,弘历皇帝亲题
“敕建相国寺
”匾额。道光二十一年(公元
1841年)黄河决口,大相国寺再遭厄运,损毁严重。新中国成立后,依循古制,几度维修,宝刹重光,再现辉煌。大相国寺自
1992年起恢复佛事活动,并复建了建钟鼓楼、放生池、山门殿、牌坊等建筑。
大相国寺历史上可谓高僧辈出,名士荟萃,建筑宏伟,寺藏丰富。唐代画家吴道子,以及著名文豪和思想家苏轼、王安石等,都曾在该寺留有辉煌足迹。《水浒传》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另外,寺院
“资圣熏风
”、
“相国钟声
”之景观,也名列
“汴京八景
”之中,名闻遐迩。现存寺院建筑,乃清顺治十八年(
1661年)和乾隆三十一年(
1766年)修建,其院落深广,殿宇恢宏,雄风犹存,是古城开封标志性人文景点及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中外游人及十方香客参观游览和朝拜的圣地。
每逢新年伊始,瑞气旋升,大相国寺都要举行元宵灯会。鼓响灯炽,火树银花,古老的寺院在灿烂的灯火辉映下,充盈着国泰民安的祥和之光。文娱活动,异彩纷呈;人流涌动,摩踵接肩;红男绿女,扶老携少,或欣赏巧夺天工的灯饰,或参加丰富多采的游艺活动,尽情享受着节日的欢欣。每逢金秋十月,寺满黄花,城满芬芳,随着开封市菊花花会的开幕,一年一度的水陆法会,又在对世界和平、人民安乐的真诚的祈祷声中拉开序幕。梵音雄浑,祈祝五谷丰登、百业兴旺、国家强盛、万世太平;霜钟扣击,声震八方,法轮常转,佛日增辉,千年古刹,再获新生。
编辑:宁波 董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