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友人在展览现场参观。
“提升仰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促进和提升三门峡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次‘仰韶文化欧洲行’旨在向外国友人展示中国人民璀璨的智慧,推动三门峡同欧洲当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河南省三门峡市委书记杨树平在欧洲接受中国日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道。
近日,为增强欧洲人对中国仰韶文化的了解,增进中西文化交流,河南省三门峡市委书记杨树平带队赴欧洲组织开展了“仰韶文化欧洲行”。
欧洲展览 备受专注
此次“仰韶文化欧洲行”在巴黎和伦敦举行,为期15天,展览备受各界民众的广泛关注。据了解,仅在法国巴黎展览期间,就接待法国社会各界观众3000余人。
据介绍,本次展览方式新颖,图文并茂,高仿的仰韶彩陶文物复制品古朴典雅,说明和图解浅显易懂。整个展览无论是大到陈展大纲的设计、展品的制作,还是小到展板、展台的设计和用材,甚至到展台的台布和标签,主办方都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展厅内展览布局合理,灯光音响选配搭当,展览的质量和水平堪称一流。
法国观众尼日勒尔先生说,“我非常喜欢中国的文化,在巴黎展览中国的史前文化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中国有这么古老而繁茂的历史,实在是了不起,这些都应是世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很好的保护她。”
文化悠久 陶艺精美
河南省三门峡市,地处河南省、陕西省、山西省的三省交界处,总面积10496平方千米,人口约224万。三门峡市 作为河南的交通枢纽城市,东接洛阳,西临西安,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运输中心和自东到西陇海经济带的枢纽。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一种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
杨树平表示,大量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及古人类化石的发现,有利于人们将人类活动的历史追溯到旧石器时代。陶艺是那段期间的重要成就之一。红陶制品包括手工制成的碗、罐等器皿,手绘图案和动物纹路是当时陶器的一大特色。
三门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除了仰韶文化,三门峡的文化历史遗存还有函谷关和虢国博物馆。道教的主要经典《道德经》也与三门峡有着很深的渊源。
环境优美 资源丰富
杨树平告诉记者,“三门峡也叫做天鹅城,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从西伯利亚飞来的白天鹅来此过冬。”他自豪地说,“那个场景很美,加之三门峡山水环绕,是河南省最适宜居住的生态旅游城市之一。”
据2011年该市的政府报告,三门峡地区已经发现并勘探出锌、锑、铀、铅等矿藏66种,其中锌、锑等15种矿藏储量居全省之冠,钼、铀、铅等9种矿藏储量居全省第二位,资源丰富。
目前,三门峡市已发现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50种,开发和利用资源37种。三大主要储量资源为:黄金、铝和煤炭。凭借其丰富的资源优势,三门峡建立了煤炭、电力、纺织、机械、化工、建材等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促进交流 加强合作
根据当地政府的2011年工作报告显示,当地政府鼓励发展文化产业。五年内,该市力争将文化产业占全市GDP中的比重提高到5%以上,全面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
杨树平说,此次仰韶文化在欧洲的推广活动,进一步扩大了该市的对外开放,加强了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和贸易合作,有利于三门峡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此次欧洲行期间,杨树平和他的代表团还访问了德国,并会见了德国施密德公司的董事长及其它高管。
早在2010年10月,三门峡地久矿业与德国施密德硅业公司在北京举行多晶硅一期1000吨项目技术设备“交钥匙”工程协议签约仪式。该项目是渑池光伏产业园区的第一个龙头项目,标志着居世界光伏产业领先地位的德国多晶硅技术第一次进入中国。多晶硅是光伏产业的关键环节和源头产品,具有低功耗,低成本,无污染的特点。
杨树平表示,该项目为河南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也为施密德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三门峡近年来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心和信心日益坚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三门峡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并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他介绍说,现在,三门峡采用了诸多有效的措施,吸引了众多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进驻,较好的推动了当地的发展。
“未来,我们将更开放、更有活力,更多的同欧洲发达国家进行文化与经贸的交流与合作。”杨树平最后铿锵有力的说道。
来源:中国日报记者站(记者 张春燕 实习记者 齐馨)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