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的6月,我们被一个叫刘洋的女子所吸引、感动,因为她是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因为她随神九在浩瀚的宇宙遨游了14天,因为她掀开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篇章。同时,刘洋的母校——郑州市第十一中学也被媒体的聚光灯放大,盛夏时节,记者满怀敬意走访了这所学校,深入解读其独特的教育密码。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始建于1953年,原名“河南省郑州第三高级中学”。1958年,更名为“郑州市第十一中学”。 2005年被评为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近60年的峥嵘岁月涵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精神。一代代“十一中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路探索,一路高歌,在郑州市教育界成绩遥遥领先,是郑州市唯一一所连续20年荣获“高中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的学校。
十一中始终践行“求有知健体,达喻事明理”的校训,坚持“严格教学、严格制度、严格纪律”的治校原则,倡导“主人翁意识、大局意识、高标意识”的团队文化的价值取向,构建“文明、健康、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
独树一帜的育人治校观
“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是教育界的一句名言,校长王新顺1978年到十一中工作,至今已经在十一中工作了34年,他是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教育奖章获得者,郑州市劳动模范、郑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他视教育如生命,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教书育人第一线,他是十一中华丽腾飞的见证者和践行者,他见证了十一中的沧桑巨变。
王新顺信仰“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他说:“教育者应该爱工作、爱学校、爱学生、爱这个事业,爱要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爱的方式很重要,用爱温润学生的心灵。”他要求教师为人处事要真诚、真实,对自己的工作要踏踏实实,不空谈。对学生要真心爱。学校管理要以 “三严治校”为本,严格教学,严格制度,严格纪律,依法治校,严格执行校规,一视同仁,提高执行力。注重细节,要体现在学校的任何一个方面,大到学校的规章制度,小到教师的言谈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或成就一个人或败坏一个人,因此,在十一中,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建立和谐校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老师与老师之间的和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环境与人文之间的和谐。教育乃千秋之大业,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才能助力于教育发展。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根植在十一中师生的心间,成为学校的一个标签。王新顺对这个学校有深厚的感情,天空的高度给了雁儿腾飞的空间,对他而言,是十一中让他找到了高飞的方向,他将自己的职业理想和生命信仰一起融入十一中教学育人的点滴中。
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如果说环境是一种资源,那么氛围就是一种效益,它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地影响人、激励人、塑造人。
走进十一中的校园,风光旖旎、风景如画,有以自然为主题的桃林、竹林、溪流等生态环境;有以人文为主题的春花园、夏风园、秋韵园、冬致园等文化景观,使整个校园生机盎然,集智能化、生态化和现代化于一体,处处彰显着育人的特色,荣获了“全国首批绿色学校”荣誉称号。
学校承担着“以文化人”的责任和使命,十一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以及书香校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利用LED大屏幕、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络等宣传阵地,大力进行宣传教育。
文化似春雨,当润物细无声。 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伴随学校发展不断沉淀的结果。十一中长期积淀的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孕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子。
标新立异的办学特色
刘洋成为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在王新顺看来,既是偶然也是必然,这是十一中始终坚持的“和谐发展,育人为本”办学理念的完美诠释,刘洋当年以超重点分数线31分的成绩报考飞行员,这个决定是其班主任作出的,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负责,已经深入到十一中每个老师的教学中。
为让学生在自由天地里更快地奔跑,十一中构建起了全方位育人体系。
十一中积极推进教学改革,转换了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努力探索学生分科、分班、分层的教学管理模式、尖子生培养办法;有计划地尝试“走班制”教学;逐步形成学生学习的“学习指导师制”;探索英才培养模式,尝试开设“创新人才模式培养实验班”,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最合适的成才方式。
王新顺说:“针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学校采用多元化培养模式,培养有用人才,每个学生都有独特之处,不能唯学习成绩至上,最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是才是最好的,让学生成为有用之才,有一技之长,对社会有责任心。”
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教育发展应该为学生服务,既要让学生学到应有的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特长。十一中对学生的评价不唯学习成绩,评价标准有很多:学习特优生、文明生、特优进步生等,鼓励学生多方位发展。
别具一格的校本课程
十一中充分利用自己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构建适合本校的课程模块和体系,挖掘办学潜能,并倡导和鼓励教师进行必修课程的二次开发,体现了“坚持全面发展,服务个性发展,为了全体发展”的育人理念。
据了解,为了满足学生“求知”的需求,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发展和满足学生终身学习需要,郑州十一中创设了“3+1课程体系”,即基础必修课程、拓展选修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和校本课程。
为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发展方向,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不同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独特性,学校树立多样化的成才观,积极为学生的成长搭建平台,开设了一批涉及文学、艺术、政治、历史、军事、伦理、礼仪等各领域的40多门校本课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校本课程“超市”,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展。
积极扩展国际办学平台
王新顺说:“教育国际化是时代的要求,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人才多元化的今天,以国际化的视野,培养有国际性和前瞻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生,是教育者的使命”。教育国际化是为了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十一中在2011年开办了中美国际班,对国际化进行初步试水,对于国际班这样来定位:中西兼通,既有中华传统文化,又受西方文明的熏陶,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学生,要对学生负责,国际化交流,培养国际化的视野,是时代的要求。
为办好国际班,十一中先后与美国、新加坡、日本、韩国、香港、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名校建立友好学校关系,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共谋发展。学校计划在未来的三年,汲取更加先进的国际部办学经验,探索出适宜国际部的发展模式。
2011年,“郑州十一中教育集团”的正式成立,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郑州十一中教育集团目前分为:郑州十一中校本部、郑州十一中实验分校、郑州十一中龙湖校区、新疆内高班、郑州十一中国际部、郑州十一中·二十九中校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王新顺带领十一中的教职工科学制定了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之路,办成“教学高质量,人才高素质,办学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的优质学校,要把十一中打造成家喻户晓的中原名校。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走过了近一个甲子的十一中,为高等院校和国家建设输送3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培育出了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世界冠军、影视明星、军政和企业界要人,十一中人心存志远,扬帆起航,追逐更高远的目标。(记者 王皓萍 付晓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