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2日讯(记者栾微)在全民关注食品安全的呼声中,在校生的用餐安全更是牵动着千万家庭的心。哈尔滨市人大代表闫东建议关注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监管,建立三位一提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
现状:校园周边流动食品摊卫生难保障
人大代表闫东经过调查了解哈市中小学校园周边发现,虽然哈尔滨市各级政府和部门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对学校及校园周边的食品安全问题,但学生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是让人揪心。尤其是校门口的食品摊位已成为危害学生健康的重大安全隐患,这些流动摊位大多并没有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证件,食品来源、食品卫生、食品安全都难以得到保障。闫东认为,学校及其周边的食品卫生安全因为事关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只要有一个环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大的学校食品安全问题。而一旦在校园发生食源性的事件,引起的社会恐慌将是加倍的,影响也更为恶劣。
建议:三举措改善食品安全
闫东建议要进一步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监管。首先,要对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者进行一次摸底调查,要逐户核查,对证照、经营场地等内容进行逐项规范,理顺校园周边食品经营主体资格,把校园食品经营者纳入重点监管范围。
建立学校、经营者、相关职能部门“三位一体”监管机制。从卖货源头控制消费安全,工商、卫生、质监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实现监管信息共享,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率,从源头上封堵假冒伪劣商品进入校园。学校方面对校内的超市也要加强监管。对路边流动摊贩、无证摊贩的整治要从“专项检查”、“集中整治”中吸取经验,做到常态化。
其次,对路边无证摊贩的整治要加大力度。流动性强、执法难度大、治理力度不够,是小食摊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无证商贩“锁定”的都是中小学生这一固定消费群,虽然与执法人员大搞“游击战”,但时间、地点其实都没有太大变化。所以执法部门应继续加大打击力度,选择学生上学、放学时间集中整治,比如可以在校门口设立监督岗,选聘一些专职或者兼职监督员参与治理。
在加大治理力度的基础上,还要对小商贩出售零食的货源来个“釜底抽薪式”的打击。小商贩出售的不洁食品,要么是一些家庭小作坊私下制作的,要么就是当地的小食品批发市场批发的。对此,应该从源头抓起,给予彻底铲除。
最后,要加强家校联合做好学生食品安全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向孩子普及食品安全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