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世界环境日”前夕,记者在哈药集团制药总厂调查发现,该厂所释放的臭味影响范围波及周边的高校、医院和居民区,流经该厂的河水也散发着刺鼻的臭味。对药厂相邻区域空气质量检测的结果显示,硫化氢气体超标1150倍,氨气超标20倍,均超过国家恶臭气体排放标准。
铺天盖地的广告投放,让全国人民记住了“哈药集团”的名字。如今当哈药集团再次进入舆论视野,人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番触目惊心的景象——附近居民常年不敢开窗,夏天都要戴口罩。地上堆的,水里流的,空中飘的,污染物可谓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哈药集团的臭味问题由来已久。黑龙江省部分政协委员曾连续两年联名提案,分析药厂怪味的危害性,提出整改、搬迁、核心部分搬迁等一系列建议。然而,无论是市民的怨言还是委员的呼吁,都成为“沉没的声音”。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笔者在哈尔滨市环保局官网上,就查阅到一份2010年环境监察队工作总结,内容称“环保专项行动取得突出成绩,限期整改企业119家,限期治理企业120家,责令停产企业5家,关停取缔企业50家”。只是,这看似雷厉风行的环保风暴,为何刮不到备受诟病的哈药集团?
无独有偶。被评为“科技兴贸全国百家重点出口企业”的宁夏启元药业有限公司,工厂规模逐年扩大,污染危害却不断加剧,排放的臭气一直从厂区飘散到10多公里以外的银川市;作为全球最大的味精制造企业之一的梅花集团,其位于河北霸州的生产基地周边,烟尘污染严重,十余个村庄的居民饮用水不同程度受到污染。
知名企业并不天然具备担当社会责任的勇气。利益上的纠结,相关监管部门的纵容,让一些名企成了“被惯坏的孩子”。据报道,哈药集团利税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三成、每年销售收入40多亿元,以至于当地政府“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在企业搬迁的问题上投鼠忌器,难以壮士断腕。
治理污染时“刑不上名企”,其危害远远超过企业污染本身。一方面,“抓小放大”,治污之剑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透支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也造成极坏的“破窗效应”,导致污染问题愈演愈烈;同时,对污染企业的纵容,就是对人民健康的残忍,是以牺牲社会公众健康换取带血的GDP。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肩负着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彻底走出“只打苍蝇,不打老虎”的怪圈,严格执法,让每一起污染行为都能得到有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