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双语网 从2006年的1700吨到2010年的3700吨,在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中,如何科学处理垃圾问题,避免“垃圾围城”局面,已成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当务之急——
“垃圾围城”亟待破解
垃圾处理方式,是一个城市文明与否、资源利用合理与否、环境保护到位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垃圾处理是否符合“两型”标准?大家如何面对、解决垃圾日益爆棚的困境?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调查。
“垃圾已经堆得和周围的小山一样高了。”7月8日,湘潭双马垃圾处理场工作人员向来访的记者介绍。双马垃圾处理场2003年投入使用,原本设计使用15年,但是由于垃圾量飞速增长,现在早已“爆棚”。
在双马垃圾处理场,记者看到各色垃圾堆成了小山包,几乎要溢出填埋场。从填埋场可以清楚的看到湘江,目测距离大约只有一公里左右。
“湘潭就这一座垃圾填埋场,满了也只能往这里运。”工作人员无奈地告诉记者,现在湘潭想另选新址,再建垃圾处理厂,但是一直还没能确定位置。
长沙的垃圾处理情况是长株潭地区最好的,但是同样面临垃圾增速过快,填埋场容量有限的问题。长沙市五区的垃圾都被运往位于东二环的长沙市第一垃圾中转站。在这里,部分湿度小,餐厨垃圾较少的生活垃圾就被运上分选线,在选出部分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后,再与其他的垃圾一起,进行压缩和去水分处理,装进密封垃圾运送车,送往位于黑麋峰的长沙市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进行填埋处理。
“从2006年的1700吨到2010年的3700吨,长沙的垃圾5年便增长了一倍多!”长沙市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场长冷朝强告诉记者,长沙市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设计使用年限34年,但这座2003年启动的填埋场,如不进行扩容,最多还能使用十二、三年便会被悉数填满。记者在长株潭地区的十多家垃圾填埋场采访发现,多家填埋场都将面临提前“退休”局面。
渗沥液是垃圾发酵流出的液体,如果处理不慎将对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巨大污染。
长沙市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的渗沥液处理是众多垃圾处理厂中最先进的。在渗沥液处理厂,记者看到,垃圾发酵渗出冒着泡沫的黑色渗沥液,经过生化处理与膜处理后,变成如泉水般清澈。经过这里处理的渗沥液可以达到一类排放标准,直接排入湘江。
但并不是每一座垃圾处理场都如长沙市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般清洁与规范。在株洲南郊垃圾处理厂的渗沥液处理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垃圾大量增长,现有渗沥液处理设备处理能力已经跟不上渗沥液量。同时,处理设备的技术只能达到二类排放标准,不符合直接排入湘江的标准。他们正计划更换渗沥液处理设备,预计9月中旬能全面完成设备更替,届时渗沥液经过处理后,将能够达到一类排放标准。
据悉,长株潭城市群的垃圾量正以每年8%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如果处理不当、应对不力,我们生活的城市会被越来越多的垃圾包围。
来源:新华网 编辑: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