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金夫即将向吴哥窟进发。范远志 摄
湖南双语网 用长沙市一中高一学生邬金夫自己的话来说,16岁的他是一个在蜜罐中长大的孩子,从没吃过什么苦。同时,他又是一个痴迷“自讨苦吃”的运动少年,还在初一的时候,就和爸爸用7天时间骑了800公里,去广州参加作文竞赛;初三的时候,他跟爸爸在6天的时间里,骑行1200公里,从上海骑回长沙。
现在,邬金夫又了新的计划:7月20日,他将和爸爸邬惠林、长沙理工大学大三学生易天时从长沙出发,经广西进入越南,再从越南到柬埔寨著名佛教圣地吴哥窟,在20天时间里,他们的行程达到4000公里,其中,从广西凭祥至吴哥窟的2800公里,全程骑行。
迷上长途骑行,只因为想吃苦
“骑车长途旅行肯定很艰苦,我想,我是在蜜罐中慢慢长大的,从来没吃过什么苦,这次要好好享受一下旅行的艰苦。”出发前往吴哥窟前,邬金夫对记者说,今年4月就有骑车去吴哥窟的计划,“高二后的暑假要准备高考,所以趁最后轻松的一个暑假好好干自己想做的事,用车轮丈量大地,用骑行体验距离。”
就算是成年人,要完成上千公里的长途骑行,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小邬金夫却一次次坚持到了目的地,“我和爸爸睡过停电的客房,在中途找不到住处的情况也有。至于躺脏地板睡觉,大战蚊子都是常有的事。”邬金夫认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因为路再长也有终点”。
正是因为长途骑行带给邬金夫与年龄不相称的生活体味,让小邬金夫在学校的表现更加出色,他不但是长沙市一中羽毛球单打、双打双料冠军,并且过了钢琴10级,在接受采访时,他还不忘给记者弹上一曲。
不打无准备之仗,他们从头武装到脚
虽然邬金夫和他的爸爸邬惠林都一再表示,对于这次骑行,他们的身体没一点问题。可为了万无一失,出发前,他们还是作了详细的规划,从身上的装备到每天的骑行里程,都有具体的安排。
车子、链条锁、扎带、修理工具、带指南针的铃铛、地图、茶叶、耐高温水杯、日常用品、药品、盐等一应俱全。邬金夫解释说,“喝茶可以解乏,盐也非常重要, 经常加一点放水里,可以补充因出汗流失的盐分,万一受伤,用盐水清洗伤口十分有效。”而像黄连素(防肚泄)、创可贴、十滴水(防中暑)、驱蚊剂都是旅途必需品。
除了装备,他们还列出了一个详细的骑行注意事项,如不走夜路和小路、不住小旅馆、写一个含有本人各种信息的小卡片贴身携带,以防万一等。邬金夫说,这些野外生存小常识,都是跟爸爸参加骑行、户外运动时学到的。
互动平台
一起等待邬金夫骑行日记
本次长途骑行,邬金夫有几个任务需要完成,一是饱览风景,照相留影;二是每天写旅行日记;最后就是要品尝沿途美食。为了更好地与车友、读者交流出行心得,从进入骑行开始,邬金夫将把其在沿途的所见所闻,通过本报及时更新。有兴趣的读者、车友请留意近期本报的体育版。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