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追求
——长沙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走笔之一
本报记者 陶小爱
又一次检视的巡礼;又一个丰盈的金秋。
有着2400年文明史的古城长沙,680万人民共同沐浴文明的阳光,希望共同铸就文明的金牌。
“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城市梦寐以求的荣誉之冠。
今年7月4日,在长沙市召开的省会共创文明城市经验交流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说:“创建文明城市的实质就是要破解城市发展难题,促进城市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也是在这个会上,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说:“一本《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就是一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操作手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深刻诠释,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品质的直接检阅。”
长沙城市的航标,指向文明的彼岸。
人们不会忘记3年前那个寒冷的冬天,那个铭心刻骨的日子。2008年12月27日,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揭晓,长沙市以骄人的成绩入榜,中央文明委的通知已经发出,新华社的电稿已经拟就……
谁知,就在入选名单公示的前一天,一场突发事故发生,长沙从全国文明城市红榜上坠落。
自2001年起,长沙发起向全国文明城市进军,一次次进发,一年年坚守,一路艰辛,一路汗水……
文明创建路上历尽艰辛的长沙,夺牌的战鼓还会响起吗?挺进的脚步还会前行吗?
2008年的12月30日,长沙市召开常委扩大会。会上,陈润儿说:“突然发生的事故,让我们失去了荣誉,事故的偶然,正反映了我们工作缺失的必然。这就是我们文明创建的必补之课。我们要失牌不失志,创建不泄气。”
信念之火,又被点燃。
2009年4月11日,长沙市推出了建设人民满意城市的实施计划。人民满意,作为长沙文明创建的标尺,这是文明创建理念的一次升华,是创建标准的一次突破。
为了人民满意,长沙市推动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四大文明并驾齐驱、和谐发展。
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清廉、民主、务实的政务环境是政治文明的灵魂与生命。
2009年8月,一场践行党员干部八项规定的廉政风暴在长沙市党政机关卷起,200多辆超标车公开拍卖,力度之大全国罕见。
2010年11月,长沙市县区党政一把手公开述廉,范围之广国内鲜闻。
近年,长沙开全国之先,实行干部绩效考核,连续4年,对市管领导班子及1000余名市管领导干部公开排名次。能者上,庸者下,已成惯例。长沙市还开全国之先尝试县级干部选拔公开竞争上岗……
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执政为民的政治文明,以其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保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强力推进。
回首长沙10年创建之旅,步步坎坷;细数新近3年创建征程,程程艰辛。冰灾、干旱、洪涝、金融危机……每一场灾难,都可能切断脚下的路,挡住前行的车轮。而长沙传递给世界的是高歌猛进的速度,是一路超越的雄姿。 长沙综合实力5年超过5个省会城市。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4557.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超过500亿元,综合竞争力在全国省会城市中跻身第6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3。长沙的爆发力,被外界称之为“长沙现象”。
长沙,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城,在文明创建的大潮中生机勃发,日臻秀美。
河东一线的长沙城市建设正以汪洋之势向四周伸展,沿江北上的大城北,临江而建的望城新区,沿沩水铺开的宁乡新城,临月湖、松雅湖而拓的星沙新城,还有隔山呼应、伴浏阳河抖开的浏阳新城……尤其值得一提的代表长沙未来与希望的河西新城,这座规划120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80平方公里的新城,发展之势如奔潮之涌,其仰望的眼光是与世界许多名城一比风华。
长沙,呼吸着改革开放的风雨成长,吸允着文明的乳汁壮大,短短10年,城市扩大了3倍,她3度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之路,是一座城市的追求!
为文明创建的坚持鼓掌
长沙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历经10年风雨路。10年里,在矛盾的交织与各种艰难中,长沙的变化翻天覆地。变化的不仅是城市旧貌换新颜,还有那看不见的精神。心忧天下,长沙的许多市民,把创建之事当成了自己的事;敢为人先,长沙人以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具体而微”的行动作了最生动的诠释。10年创建不寻常,让我们为长沙人的坚持鼓掌。
长沙的创建失败过,但长沙人没有抱怨和悲观,失败了便找出原因和差距在哪里,然后不断改进。这样的态度与决断需要勇气,跌倒后仍毅然前行,这样的坚持,值得我们为长沙人鼓劲加油。
长沙进行文明创建,成功了也绝不是文明提升与发展的句号,而应该是向更高文明发展,重新出发的“加油站”,从这个高度看,长沙的文明建设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