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长影向现代化电影集团迈进 打造中国电影新记忆 创电影史上7个第一

2012-08-17 13:35:29 来源:吉林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长影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7个第一。先后拍摄故事片900多部,译制各国影片1000多部。《五朵金花》、《上甘岭》、《英雄儿女》、《刘三姐》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影响了几代人成长,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记忆。

走进“十二五”,长影正向现代化电影集团迈进。长影世纪城、全国性农村题材影片创作基地、长影频道、长影电影艺术馆,一个个新的坐标显示,长影正成为新时期电影活力重现的一面旗帜。2011年,长影实现税后净利润6500万元,创长影建厂以来历史新高;影片生产由改革前年产3部至5部到2011年年产53部,增长了10倍多;总资产由改革前的2.5亿元到2011年末的20亿元,增长了7倍。

电影创作日益繁荣。2008年,长影从实际出发,决定发挥多年来农村题材电影创作的传统优势,走差异化电影创作之路,立足服务“三农”,建立了全国第一家国家级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并设立1亿元农村题材电影发展基金。4年来,在全国六大区设立6个联络站共征集剧本1300多个,拍摄完成影片130余部。《云上学堂》、《北极雪》、《斗牛》、《大太阳》、《信义兄弟》等一批优秀影片先后走进院线、走向乡村,受到业内专家和广大观众的普遍认可。基地运作越来越好,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全国性的农村题材影片创作和交流平台。十八大献礼影片《索道医生》正在云南紧张拍摄之中。当前,与团中央合作的“我们村里年轻人”电影工程也全面启动。首先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拍摄一部影片。通过一部电影,展现当地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的新风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长影在坚持差异化发展之路的同时,抢抓机遇,积极投拍重大题材影片。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长影与各方精诚合作,共同投资1.1亿元拍摄了史诗巨片《辛亥革命》。该片的拍摄被全国政协确定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重大活动之一。影片上映后,社会反响非常好,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票房业绩。由长影青年导演赵林山执导的、投资1.3亿元的商业大片《铜雀台》将于今年9月在全球上映。

电影产业全面发展。2002年初,面对国内电影市场低迷的境况,面对靠单一制片模式难以维系的局面,长影探索并建立了电影创作与电影产业“两轮驱动”的发展战略。主业创品牌,产业谋发展。通过数十次国内外考察和反复论证,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3年4月,占地30公顷、投资7亿元的中国第一家世界级电影主题公园长影世纪城正式开工建设,2005年5月正式建成运营。7年多来,已先后接待了600多万名国内外游客,经济效益越来越好,社会影响越来越大。不仅成为长影集团重要经济支柱,推动了电影创作的发展,还有力地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一个成功探索。为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2010年以来,长影还先后启动了4大产业项目:一是本着修旧如旧原则而进行的长影老区改造项目;二是在长影世纪城二期建设世界顶级水平的电影娱乐项目——华夏翱翔;三是立足吉林,面向全国,建设长影自有影院,今年启动建设3家五星级影院;四是为进一步弘扬长影品牌,实现跨区域发展,在海口市打造集影视娱乐、影视商务、影视拍摄、影视服务于一体的世界级电影产业集群项目。当前,该项目已被海南省列入“十二五”发展规划,概念规划获海南省和海口市的批准,计划今年10月开工,一期工程将于2014年年底建成。

惠民举措实现新突破。为了让老艺术家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安,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长影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大民生投入,彻底解决了困扰长影多年的退休人员工资待遇偏低、退养人员工资封顶、厂办大集体改制3大历史难题,涉及员工2500名,涉及资金1.2亿元。一系列惠民举措赢得职工的信赖和拥护,当前的长影呈现出空前的和谐团结局面。

长影先后被中宣部等四部委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优秀企业”和“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企业”。《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多次集中报道长影改革发展情况。

精彩热图

揭秘美绝密军事基地51区!

揭秘林青霞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