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黄色预警解除 1月30日全省大部有小雪
21日到25日长春市气象台连续发布了霾黄色预警信号。26日11时50分,长春市气象台解除霾黄色预警信号。
据气象部门介绍,预计本周全省平均气温为-13.8℃左右,比常年同期-14.6℃稍高。26日开始我省气温自西向东明显下降,大部分地方累积降温幅度为9℃至11℃,中东部地区局部地方可达12℃以上。
最低气温将出现在27日和28日早晨,大部分地方为-24℃至-27℃,东南部山区局部地方可达-28℃至-32℃。预计本周,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5毫米左右,比常年同期1.1毫米稍多。
1月30日,全省大部有小雪。2月1日,中西部有小阵雪。另外,26日全省大部有4级至5级偏北风,瞬间风力可达6级。
雪后南湖公园 欢乐气氛不减
26日,长春普降大雪,南湖公园内的树木银装素裹,来公园的游人手中都拿着相机或手机,站在大树下,坐在石头上,雪后大家忙着拍照,或是情侣,或是一家三口。湖边的雪雕成了摄影爱好者的首选,“长枪大炮”不停地向雪雕招呼,“今年的雪雕真美,不仅模样好,数量也不少,这才是真正的东北特色。”摄影爱好者马先生说。
在南湖公园里,除了市民冒雪在公园内拍照,踏雪。在荷花池附近,一对小情侣正在与亲手制作的雪人合影,“我俩都是来自湖南的,在长春读大三,这么大的雪不是第一次见了,但是雪人还是第一次堆,为了堆这个雪人手套都湿了。”大学生孙同学说,虽然雪人的样子不太好看,但毕竟是第一次堆雪人,还是很开心的。
在早已冻实地冰面上,对于在长春上学的南方学生来说,天气绝对是一种考验。长春工业大学化学系的新生张鹏和几名同学,在学长的带领下玩起了冰爬犁,一下、两下,虽然手中不停地挥舞滑雪杖,但是爬犁仍然一动不动,“这个得用巧劲,你看我。”学长一边在旁示范一边说,看着学长的演示,张鹏等人又开始卖力地向前滑动,渐渐地有了一些感悟,“不能太用力,身体也要往前,这样就滑起来了。”越滑越顺溜地张鹏看着周围的同学显得很得意。
张鹏告诉记者,自己是广东人,从小到大没离开过家。对于东北的认识,他只停留在电视、网络上和亲朋好友的介绍,南方没什么雪都很冷,北方这么大的雪肯定更冷。但东北的冬天属于干冷,他还挺适应。这几个冬天,他都穿一件长羽绒服,里面穿一件衬衫,下身就穿一件薄绒裤,外面是外裤。
今日腊八
腊八粥民俗带火“腊八米”
26日是四九最后一天,说起这个三九四九,不少人都有“不太冷”的感觉。但是随着“腊七腊八”的到来,冷空气终于争了口气,带来了近五年来最冷的腊八。在这一天别忘了喝碗腊八粥!
凑够8种原料 煮碗香甜腊八粥
在腊八这一天,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关于腊八还有很多美好的传说。
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说,相传古时候有一对小两口不争气,坐吃山空,很快就败了家业。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小两口冻饿交加,在家里找来找去,只找到一把大米、一把粳米、一把高粱米,煮了一锅粥。看见邻居在腊八都吃得很丰盛,小两口向邻居请教如何过好日子。邻居告诉他们一句话“谁家烟囱先冒烟,谁家高粱先红尖。”意思是谁家烟囱先冒烟说明谁家先熬粥了,就说明这户人家比较勤劳,寓意着让人们勤勉持家。小两口听了邻居的话,改掉了恶习,勤恳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来。民间流行腊八吃粥的风俗,就是为了以此教训警告后人。
施立学介绍,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在长春腊八粥最基本的要有黏米,还可以加大米、小米、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红豆、花生等,只要凑够8种原料,就可以煮一锅香甜、软糯的腊八弱。但是腊八粥并不适合所有人喝,糖尿病患者和消化不良者不宜食用。
一样样挑太费事 年轻人喜欢“腊八米”
说起腊八粥,市民陈女士心中有一段美好的回忆。陈女士是80后,在她小时候每到腊八都可以吃到软软的腊八粥,那是她姥姥亲手煮的,材料放得足,香甜可口。陈女士每次都能吃上一大碗。后来她渐渐长大,去外地上大学,回到长春后又忙于工作,已经很久没有吃过腊八粥了。“前几天,姥姥给我打电话让我腊八那天去吃腊八粥。姥姥的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不太好,我应该珍惜姥姥煮的腊八粥。”陈女士说。26日,记者走访了市内几家超市的米类区。在创业广场附近一家超市,记者看到有几位市民正在挑选各种米和豆类。90后刘女士说:“我前一段时间刚刚结婚,老公说他喜欢喝腊八粥,我以前也没煮过,想试试。”
记者发现几位老年顾客选择了各种米类分别称重,而像刘女士这样的年轻人则喜欢选超市事先搭配好的“腊八米”。“这样省事!”刘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