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消灭地趴粮 打响保粮攻坚战

来源:中国日报吉林记者站
2013-03-18 15:26:37
分享

俗话说“春脖子短,节气往前赶”。面对头年打春,备耕时间短,农民们早早的进入了备耕期。然而最近在吉林省不少地区的农民们却为给去年的秋粮找到更好的“婆家”而犯愁。最近记者就这一情况,专程来到了粮食产量连续九年增的敦化市进行了深入采访,看看这里的农民的粮食为什么不好卖?收购价钱高不高?政府又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阳春三月,记者来到了敦化市官地镇、秋梨沟镇、黑石乡等乡镇,在黑石乡叉鱼河村,记者见到了村民李艳伟.据他说,2012年,他种植玉米19公顷,总共产出玉米38万斤。原本是丰收,然而现在的他却有些犯愁。这是为什么呢?原是别人家的玉米都卖的差不多了,可是自家的玉米却是一粒没卖。之所以现在还没卖玉米,李艳伟告诉记者,价钱低是他犹豫的主要原因。李艳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子化肥加地租,再加上人工钱,每亩地的投入要比往年高出许多。

除了成本高,李艳伟还告诉记者,2012年与往年又是不一样。2012年秋季雨水多,下雪也比往年早,玉米还没等着收获,就被大雪封了道,导致玉米收割成了问题。据了解,往年秋收的时候,像李艳伟这样拥有十几公顷、家有联合收的大户来说,都是用机械收割玉米。然而2012年的连续几次的降雪,使得成熟的玉米站在“雪珂”里,就算是小型四轮子都无法进入田地作业,这使得秋收成了很大的问题,光是自家的几口人,想把19晌的玉米在几天内收割完,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好在当地市委、市政府紧急号召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包村包户的大规模开展抢收活动,才使得像李艳伟这样数千个农户的粮食颗粒归仓。

辛辛苦苦收上来的粮食,放在哪?一时也难坏了李艳伟,由于没有足够的储量仓,玉米只好使用传统的储量方式晾晒在地上。(老百姓称用这种方式储存的粮食,叫做“地趴粮”。)虽然老李深知使用这种方式储存粮食,其通风性质差,随着天气一天天变暖,极易发生霉变。但是迫于无奈,老李也只好这么做了。为了防止自家的玉米出现坏粮的现象,老李便四处奔波为自家的粮食找一个“好婆家”。可是玉米水分高,一直都卖不上好价钱,甚至有许多小型的收购商拒绝收购。“天气一天天转暖,玉米总不能烂在手里吧。”老李告诉记者,不仅是他一家这样,敦化市其他乡镇也有许多的农户也面临着这样的情景。

像李艳伟这样的种粮大户现在所面临的情境,敦化市委、市政府早已了如指掌。早在3月初,该市市委书记冯喜亮、市长唐文忠曾多次率队,带领分管副市长、相关部门领导,深入16个乡镇部分农户家,走进田间地头,实地探查农民的储量方式和售粮情况,并就发现的问题,2次召开专项调度会,进行部署和安排。针对玉米产量激增,农民对存储、销售等各环节不相适应的现状,以及农民按照以往经验,存有“等比靠”的思想、惜售观望的心理。该市号召各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国家政策,把国储粮新政策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开设专题栏目,邀请专家、收购企业代表将粮食收购形势、国家新政策解析等信息及时向农民公布;并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培训,使农户民知道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降水措施,适时适价出售粮食,降低风险。对有条件的农户,及时降低玉米水分,烘干粮食,安全存放。对没有降水、烘干条件的农户,协助分选粮食,畅通渠道。除此之外,该市粮食局已经联系了一个兜底粮食收购企业,一旦出现粮食无法销售现象,及时收购,做到有备无患;市农业局正在努力做好今年春耕指导工作,引导农民选择好各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和种植品种;市农机局积极向上争取将粮食烘干设备纳入农机具补贴范围,鼓励农民购买烘干设备,提高本市粮食烘干能力;全市16个乡镇加大了干部包村的工作力度,确保落实到位,包保到底;公安和运管部门正努力做好农副产品运输的协调工作;中央储备粮敦化直属库已经向上争取了利于农民售粮的优惠政策,让其他私营粮食收购企业享受国储粮收购政策,延长粮食收购时间,方便农民就近及时售粮。

目前,该市的中央储备粮敦化直属库、敦化市大地豆业有机食品有限公司、敦化市顺鑫瑞强经贸有限责任公司、敦化市官地镇等11家收购企业,按照等级、水分开始收购玉米,含水30%的玉米收购价格为0.75元/斤,而且按照市场价格变化随行就市收购。截至到3月16日,该市5万吨地趴粮已有3万吨解决。据悉,三月底之前,敦化市内地趴粮将全部解决。(李鑫)

实习编辑:于熙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