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在该市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给班上的新闻发言人上了“最生动的一课”。
表面上,这是一堂“纪律课”,市委书记现场点名,严肃学习纪律,给逃课者“当头棒喝”,产生了立竿见影效果。据报道,就在书记发布“新闻”的一个小时以后,就有缺席的新闻发言人一脸焦急地赶了过来,坐到最后一排。在下午上课时,又有11位缺席者现身,另有3位补办了请假手续。有理由相信,这一课之后无故缺席者会更少,课堂纪律会更好。
而在深层次,这更是一堂“思想课”,传递的是执政的新理念。对坐进课堂的新闻发言人来说,听懂这些新理念,并将其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才是最重要的。
其一,看待媒体需要新眼光。从传播规律看新闻发言人与媒体关系,两者事实上是互依共生的。发言人是媒体的“信源”,而媒体则是发言人的“信道”,两者若扣得不紧,传播就难以畅通进行。但现在,不少发言人在如何看待媒体和记者上存在误区。一些发言人将媒体视为“下属”,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气势,认为自己想何时发言、如何发言,媒体都应无条件配合、服从;一些发言人则将媒体视作“麻烦制造者”,觉得它们喜欢没事找事、惹是生非,因此作出抵抗状,要“防火防盗防记者”。带着上述不正常的眼光看媒体,发言人表现出不发言、被动发言、乱发言、不会发言等种种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了。发言人要发好言,首先必须换种眼光看媒体,正确处理与媒体的关系。近来,宣传主管部门提出,对媒体要“善管善用善待”。一些党委和政府的新闻发言人如今在善管、善用上很有研究,但在善待上尚有差距,依然信奉“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其实,说白了,善待媒体就是尊重媒体、尊重新闻传播规律。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党委政府与媒体合作共赢的关系。
其二,回应舆论需要新速度。媒体发展已进入全媒体、自媒体时代,新闻发言人应对突发事件的时间,已经从“黄金24小时”缩短到了“黄金4小时”甚至更短。今天的新闻发言人,必须成为“快速反应部队”。面对公众舆论,尤其是突发事件、负面事件的舆论考问,发言人早发言、快发言才能掌握主动权。因为,既然公开是常态,那么早公开要好于晚公开;既然早公开要好于晚公开,那么自然由自己来公开要强于由他人来公开。但现在,很多新闻发言人还没有适应新的舆论生态,没有跟上舆论传播的新速度,尤其对网络的“病毒式”传播束手无策,从而让传言、谣言跑在了前面。也正因为如此,南京市领导在培训班上提醒新闻发言人,要提高新闻议题设置能力、提高新闻信息的供给能力、提高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其三,吸引受众需要新话语。“说明大事、说细小事、说透难事、说清坏事”这是新闻发言人努力的目标。如何做到这一点?建立新的话语体系很重要。正襟危坐读报告式的新闻发布、只有发布没有提问互动的新闻发布,难以满足媒体和公众的信息饥渴,也难以让公众信服这就是真相,只能是自欺欺人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改变话语体系,就要拒绝官话、套话、空话、假话,说真话、实话、入耳又入心的话。最近,从一些高人气的官方微博中,看到了一些积极变化。它们以清新幽默文风,吸引了爆棚的粉丝量。
必须看到的是,新闻发言人是授权发言,他们不是生产态度的人,而是传达态度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树立起新闻执政的新理念,必须伴随着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政府信息公开、行政透明、尊重民意是大势所趋。转变,当从新闻发言人始,从听懂“最生动的一课”始。
实习编辑:范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