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频道10月21日电(本网记者吴光于)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持续加大反腐力度,在这一过程中,一系列教育部门官员的腐败问题浮出水面。
“近年来中国高等院校大规模扩张,基础设施建设急剧加快,各方面投入资金大幅度增加,但高校管理体制中权力相对‘封闭’运行,内部监督流于形式,外部监督机制缺失,加之经费来源和使用的多渠道、多领域,使得高校腐败问题集中显现。”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陈永革说。
回顾中国近两年来落马官员名单,浙江大学原副校长褚健、南昌大学原校长周文斌、中国人民大学原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四川大学副校长安小予等著名高等院校官员赫然在列。
在2013年提起公诉的四川绵阳师范学院原党委书记苏智先案中,法院审理查明,苏智先在学校新校区扩建中,先后收受14人给予的现金共计860万元,为行贿人在签订合同等方面给予方便。该案涉及的多名中层干部涉案金额均在100万元以上。案发后,四川省纪委责成该学院重新审计涉案工程,仅核减资金就达1.78亿元。
除基建、采购外,科研经费也成为教育部门腐败人员觊觎目标。中国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近日披露,浙江大学原教授陈英旭将科研经费划入自己控制的公司,贪污945万余元,被判刑10年;北京邮电大学原教授宋茂强借用他人身份证件办理银行存折冒名领取劳务费,将68万元科研经费据为己有,被判刑10年6个月;山东大学刘兆平采取虚开发票的方式,骗取科研经费等公款341.8万元,被判刑13年。
检察机关数据显示,2013年5月以来,四川省共查办高校腐败案件36件,处分26人。2013年至今,已有3名四川高校校长、书记以受贿罪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和审判。
“对腐败官员的密集查处表明了这一届政府的反腐决心。”一位已在成都定居十年的美国人沃特.布朗(Walter Brown)说。
“对教育部门腐败问题的查处表明,法律正在过去容易发生权力失控的领域密集、有效地发挥作用。”全国政协委员、国浩律师(成都)事务所合伙人施杰说。
10月20日,中共召开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成为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引起中国社会各领域的高度关注。
对此,施杰表示,这次会议的召开让他感到振奋,并认为“法律人的春天已经到来”,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全面清权确权,编制职权目录,逐项明确职权的名称、内容、类别、行驶主体、行使依据,把权力行使责任落实到具体科室和岗位;对每项职权按照‘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进行评定;明确并公开权力行使的基本程序、承办岗位、办理时限,绘制职权运行流程图……”2014年初,以上规定被写入了一份四川大学内部管理文件中。
“学校管理的触手很难覆盖一个人全部的社会交往。学校在事后吸取教训、进行整改的同时,国家进一步规范招投标市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基建、采购领域的腐败问题。”四川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书记罗中枢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