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2010年6月起,武汉、南昌、郑州等地血库陆续告急,其势愈演愈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新年伊始,南京等地又现“血荒”。面对这种状况,医院无奈,患者痛苦,家属焦虑。“血荒”为何频频出现?对此,人民网邀请卫生部官员、医院院长及相关专家学者,以“破解血荒”为题,进行系列深入报道,试图从体制、机制层面,探索破解血荒良策。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台州医院院长陈海啸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指出:目前很多情况下我们把血液当成废物扔掉了,这与医院目前的运行机制和政府对医院的监管机制大有关系。血液这么稀缺的宝贝,想让医院、社会、病人各方都能够切身感受到变宝为宝的好处,需要方方面面的群策群力。
陈院长认为,首先当下我国整个社会,无论医生还是病人,认识自体输血技术在观念上讲还是比较落后的。作为患者来讲,大家想着买血比自体输血方便,而忽略了异体输血的潜在危险。同时可能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考虑到“父母精血不可弃”,误以为采血献血会妨害健康。
从医院的立场来说,虽然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临床使用自体输血技术了,但那时候纯粹是从追求技术创新的角度做的。现在显然这项技术非常成熟了,即使要研究,要从另一个角度研究,不可能还是像过去说开展这项技术就可以获奖、出论文。失去技术的新鲜感以后,医生使用该技术的积极性也不高了。何况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由于国家对血液的管理非常严格,对血液的有偿使用价格限制非常死。这可能导致医院医生做那么多工作,并不能得到经济利益,所以他们没有积极性去做这个事情。当技术和经济利益缺失的时候,要推广自体输血这项工作,陈院长建议:
一、政府从更宏观的运行机制方面做一些调整。比如国家的投入,过去国家把钱都花在中心血站的建设、无偿献血的发动上面。应该拿一部分钱出来去支持自体输血,因为当自体输血开展好了以后,血站就不用建得那么大,无偿献血的人也不需要那么多。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现在是低碳社会、绿色社会,医疗要倡导绿色医疗,最重要的概念是怎么样减少浪费,把不应该扔掉的东西、该利用的东西,尽力最大的可能利用起来。
二、建议国家把自体输血技术、耗材纳入基本医疗范畴,而且作为基本医疗耗材来控制它,来集中规模生产,尽量国产化。现在很多医院还是用的进口或者合资的,成本很高,病人负担就重。把这个降下来,把国家的一些补贴用于降低成本,再国家投一些钱,用于支持相关的自体输血的临床和技术的研究,使得自体输血工作更加有基础。
来源:人民网 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