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社会
"健美猪"真相" 瘦肉精"猪肉进入双汇公司
2011-03-15 15:10:55      来源:央视《每周质量报告》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记者: “你咋加的?一千斤饲料加多少?”

养猪户: “一千斤加120克。再加得多了就不中了,猪不吃了。”

记者: “你都试验过?”

养猪户: “我试验过,加到120克猪体形相当不错。”

记者: “你这个猪从啥时候开始加的?”

养猪户: “一百八九十斤。喂到二百二三十斤重。”

记者: “就喂一个月?”

养猪户: “对。”

原来,当地一些养猪户往饲料中添加的所谓的 “药”,就是国家明令禁止并严厉打击的 “瘦肉精”。

瘦肉精,指的是一类动物用药,包括盐酸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和硫酸特布他林等,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把 “瘦肉精”添加到饲料中,的确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但国内外的相关科学研究表明,食用含有 “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常见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特别是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长期食用则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会诱发恶性肿瘤,至于究竟摄入多大量,如何导致恶性肿瘤,有关病例研究国内外尚无定论。但是,近几年,各地 “瘦肉精”致人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时有发生。

早在2002年,农业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盐酸克仑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等7种 “瘦肉精”。200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规定新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对使用 “瘦肉精”养殖生猪,以及宰杀、销售此类猪肉的,将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刑事责任。

然而时至今日,记者在河南省孟州市、沁阳市、温县和获嘉县调查了十几家养猪场,发现几乎家家都在使用 “瘦肉精”,而且添加量大小不一。

事实上,对于国家明令禁止使用 “瘦肉精”的规定,一些养猪户心知肚明。

养猪户: “网上整天报道这个,在哪里查住了,判了一年多,拘留几个月。”

记者: “那你们还喂呢?”

养猪户: “这属于传播使用违禁品。”

因此, “瘦肉精”在这些地方的贩卖渠道和添加过程都非常隐蔽,参与的人像贩卖毒品一样警惕,一般都是由负责调猪的经纪人和前来买猪的商贩们直接卖给养猪户,包装袋上面没有任何名称和标识。

一些养猪户声称,他们铤而走险偷偷在饲料中添加 “瘦肉精”,主要是为了满足一些买猪人的要求。

养猪户: “不加也不中,都叫加了,你不加咱的猪卖不了。所以对于俺来说,你说俺想加不想?俺也吃肉的,俺也不想加。”

记者: “那你这加了‘瘦肉精’的猪都是卖给哪儿的贩子呢?”

养猪户: “有的都卖南京了。”

据养猪户透露,这种加 “瘦肉精”喂出来的猪,不但看上去卖相好、容易出手,而且比不加 “瘦肉精”的猪,每头还能多卖几十元钱。

原来,一头猪加 “瘦肉精”的成本不过是几元钱,出栏后却能多卖几十元钱,养一百头猪就可以多卖几千元,难怪一些养猪户会铤而走险。

在当地,往饲料中添加 “瘦肉精”叫 “加精”,给猪喂 “加精”的饲料则叫 “喂药”。一些养猪户承认,他们自己从来不吃这种 “喂药”的猪。

过五关、斩六将

“瘦肉精”猪肉顺利上市销售

一头猪从生长到宰杀,最后流向人们的餐桌,要经历养殖、贩运、屠宰和销售等几大环节。目前,这几大环节都有监管部门负责监督把关。按道理说,一些加 “瘦肉精”喂出来的猪,就算是在养殖环节没有被发现,那么到了贩运、屠宰和销售环节,也应该遭到查处。但事实并非如此,记者调查发现,在河南省孟州市、沁阳市、温县和获嘉县,生猪养殖环节违禁使用 “瘦肉精”几乎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这家养猪场位于获嘉县亢村镇,在当地颇具规模,办公室墙上挂着一个 “河南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的牌子。

养猪户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这个牌子是花钱办的,有时候赶上监管部门突击检查,会得到一些额外的照顾。

养猪户: “一般没有人管。”

记者: “检查是不是有规律的?”

养猪户: “检查也没啥规律,不过一般要是说省里边或者外边人来检查了,一般县畜牧局会提前通知。要是县里边抽查的话,就是给你拿个瓶接点猪尿化验,自己接的肯定不让他化验出来。”

养猪户所说的接猪尿化验,又叫 “尿检”。

“尿检”是一种 “瘦肉精”快速筛选检测方法,通过使用盐酸克仑特罗快速检测试纸对猪的尿液进行检测,能快速筛选出喂了 “瘦肉精”的生猪。按照规定,猪尿取样应该由检测人员来操作。但是养猪户说,当地一些部门所进行的 “尿检”,都由养猪户自己采集猪尿样品。如此检测,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

就这样,在监管如此宽松的养殖环节,喂了 “瘦肉精”的生猪一批批长成、出栏,进入贩运环节。那么在贩运环节中,有关部门又是怎么监管的呢?

目前,按照动物检疫的检测制度,生猪外运时必须通过养殖地的检疫部门检疫,获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和五号病非疫区证明三大证明,并佩戴耳标。耳标相当于猪的身份证明,上面记录着养殖信息。不论这头猪在任何环节出了问题,都可以通过所佩戴的耳标进行追溯。按照农业部有关规定,生猪进入流通环节时,必须100%佩戴耳标。

因此,三大证明和耳标相当于生猪外运的 “通行证”,缺一不可。否则,根本不允许向外地调运生猪。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年全国两会
>> 详细

各地新闻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深入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继续加强侨务工作,保护侨胞的正当权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他们在促进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中的独特作用。>> 详细
点击排行
  新华社受权播发《政府工作报告》 全文 
一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