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社会
从咆哮到私奔:微博流行语会引发语言文字危机吗
2011-05-20 16:39:12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应宽容对待,还是“咬文嚼字”?

从“见或不见”到“放弃一切,和某某私奔”,借助微博的快速传播,各种网上填空造句“你方唱罢,我登场”,令人目不暇接。一些学者担忧,这类快餐文化经不起时间考验,且有可能动摇传统文学的根基。

前不久,作家马原在一次研讨会上提出,网络语汇的随意性正在颠覆传统经典,时下出现的读者粉丝化、写作娱乐化现象,令传统语言文学堪忧。

与这种观点有所不同,十多年来坚持担任中国文坛“啄木鸟”角色的上海《咬文嚼字》杂志社主编、语言文字专家郝铭鉴认为,应当积极、宽容地看待这些网络语言的新现象,不应片面地担心其会引发语言文学的危机。

郝铭鉴说,从“咆哮体”到“私奔体”,都是一种语言学上所谓的“仿拟”和“框填”手法的运用。这些网络语体的流行,其实就是找到了一个“框”,把不同的表达内容放进去,产生一种语言游戏的效果。

据《咬文嚼字》编辑部的观察与研究,当代中国人对语言除了表情达意的基本需求外,还有了“附加值”的需求,也就是某种娱乐效果,它可以为生活增加一点色彩。郝铭鉴说,这无可厚非,而且有利于社会和谐。

“就好比是一个语言的‘篮子’,网友在填空的同时,也把自己的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填进了句中,其情感宣泄和自我释放的效果比较明显,帮助快节奏的都市人抒发压抑的心情,具有积极意义。”严锋说。

据严锋分析,填空造句式的网络沟通方式,其实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参与,体现了“读者都能成为主角”的新趋势。他认为,从这一点上说,鲜活的网络语言和句式,其实是为过去只注重作家单向传播的传统文学创作模式敲了警钟。

郝铭鉴说,语言本来就是需要新陈代谢、不断发展的,好的网络语言将会被吸收进语言体系中。例如,“雷人”这个词就成功地把名词变成了动词,而且很形象,“囧”字的挖掘,是活学活用的结果,“给力”一词甚至登上了《人民日报》,这都体现了语言创造的全民性。

“咆哮”“私奔”也要有底线

前不久,在上海举办的一场青年论坛上,南方某大学的学生代表当场建议将“有木有”“伤不起”等“咆哮体”元素,运用于大学政治和历史课教学中,不过这个提法令现场不少同龄人感到无法接受。

大学生李滨认为,尽管自己也常用“咆哮体”在网上说话,但是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不能滥用。否则反而让人觉得是在“哗众取宠”。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师侯静认为,“借助‘咆哮体’等来展现自我、表现个性,这完全可以理解,但同时也需在不触碰道德底线、不伤害他人利益和感情的原则下进行。”《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纪连海前不久也提出,“咆哮体”应当区分场合使用,在某些场合,可能会是荒谬的。

严锋分析,限于百余个汉字以内的微博,引起了更多人对遣词造句的兴趣,但创作本身不可以随便胡来。每个主体在进行情绪化表达的同时,也要有“自我克制”这条原则。

郝铭鉴分析,其实网上也存在相当多的“语言垃圾”及语言暴力现象,不合规范的语言使用也大量存在,“看上去很热闹,但很多是要被淘汰的。”例如“杯具”“洗具”这种混淆视听的网络流行词,可能就是昙花一现。

他还提醒说,时下也有一些商业行为和市场炒作,肆意搭上网络语言和句式的“快车”,网络水军则在幕后推波助澜,这时的“咆哮”和“私奔”就可能不那么单纯了。他认为,应当积极看待网络流行语和层出不穷的句式,但具体的语言文字表达,还要看场合、语境、对象及表达目的而定。

来源:新华网 编辑:于姝楠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彭燕:嫁给雪域的“格桑花”
>> 详细

各地新闻
伟大历程>> 详细
点击排行
  外交部回应美国居民诉讼中国网络屏蔽信息
北京市近期重要人事任免一览(名单)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