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一间的房间里,铺着地板,摆放着单人床,这里有空调和电视,还有公共浴室。此外,还有一种5人住的套间,条件也类似。据称,这里是按照三星级宾馆标准装修的。
赵娟红是这里的一名“农民”,如今,她正在耐心学习蔬菜养殖技术,她甚至亲手种出了纯绿色蔬菜。“以前都是在菜场买,也不知道这些菜是怎么长出来的,感觉很有意思。”赵娟红是南京人,今年24岁,大学毕业后,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染上了毒瘾,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后来,吸毒的事情被母亲发现,母亲狠心地拨打报警电话,亲自将她送到了戒毒所,“妈妈不希望我这样把自己毁了。”去年年底,强制戒毒结束后,赵娟红决定留在“康复中心”待一段时间,一方面学习点种菜的知识,另外一方面,她想静静心,先远离一下原来的环境,“一回去,那帮朋友还会找上门的。”
赵娟红说,在这里“上班”,工作比较清闲,跟蔬菜、鸡鸭、小鱼打交道,情绪上舒缓了很多,还有基本的生活费,每周也能享受双休,也可以请假回家,比较自由。
“目前在康复中心的学员有100多人。”王晓说,因为是刚刚运行,各种经验不足,种植的蔬菜产量还比较低,效益不明显。等到慢慢摸到了门道,这些纯绿色蔬菜产量增加后,将考虑为学员提高工资,发放奖金,“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给予戒毒人员在戒毒所和社会之间架设一个过渡桥梁,让他们延缓接触原来环境的时间,并慢慢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
据悉,此类戒毒农场最早于2004年在海南三亚建成,在这个名为“三亚戒毒康复农场”的地方,政府为这些康复人员免费提供住宿、生活和学习、活动场所,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同时针对康复人员的特点及兴趣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安排劳动岗位,并按照有关规定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目前,这种模式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文中涉及到的吸毒戒毒人员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