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坐上家人的自行车,便将绿领巾摘了下来。
梁江涛:比抽教鞭更恶毒更可恶
以“绿领巾”来鞭策“后进”严重违背教育规律。古代先贤孔老夫子在教育上提倡“有教无类”理念,其意包含有教育对象的普适性,也包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教育辩证法思维。以一个学校或教育者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们的“好中差”,这样的做法只能归为简单粗暴。爱迪生在小时候就是一个所谓的“差生”,不仅“笨”还考“倒数”,退学之后在其母亲的教育引导下却成了让世人敬仰的大发明家。教育的本质和道理正在于此。而在现代教育理念中,越来越排斥给学生划分好中差和排名次的做法,反映出来的正是符合和尊重教育规律的理念。
在旧的教育理念中存在“鼓励先进和鞭策落后”的说法,但采取什么样的“鞭策”手段以及应不应“鞭策”值得商榷。理性的现代教育理念中,其实“鼓励”本身也是一种“鞭策”,对于未受到正面激励的学生,“不激励、不鼓励”本身就是一种“鞭策”。在成人世界里,我们愈来愈多地以“激励”来代替“鞭策”,对心灵发育不完善的中小学生、幼儿群体更应如此。
而一个给学生戴“绿领巾”的做法,显然更注重惩戒性“鞭策”而忽略了正面鼓励。这样的单纯注重“鞭策”却不考虑学生心理感受的“教育方式”,本质上和对学生犯错后毫不留情的“教鞭”一样,会直接伤害学生的自尊、人格。甚至比抽教鞭的做法更“恶毒”、更可恶,因为“教鞭”的惩戒只有一次,而戴“绿领巾”的惩戒却是长期的戕害只要学生一天不摘下来就意味着一天的耻辱、一天的无地自容。这种只满足教育者功利之心的做法,还是早日叫停的好。
毕晓哲:评判只能制造“套中人”
“学校把佩戴"绿领巾"的这部分学生称为"苗苗少先队",作为预备培养。”按照该校老师的这种解释,似乎“红领巾”“绿领巾”就相当于少先队不同杠数的臂章,小队长戴一道杠、中队长戴二道杠、大队长戴三道杠,如果你有幸成为湖北武汉市少先队总队长,还可以戴五道杠。看起来,“绿领巾”倒还是个荣誉标志呢。
但是,有谁会相信这种解释呢?很显然,既然“红领巾”是进步的标志,那么和它相对的“绿领巾”就不会是什么好东西,学校和老师的解释,就连年幼无知的孩子们都哄不了。要不然,为什么佩戴“绿领巾”的孩子一出校门就急急忙忙地取下装在书包里?
说到底,“绿领巾”就是该校给孩子们分等级的一种标志,学习好的、听话的孩子可以佩戴“红领巾”,学习不好的、调皮的孩子必须佩戴“绿领巾”。你想脱下“绿领巾”佩戴“红领巾”吗?那就必须得乖乖地认真学习,循规蹈矩,不要有奇思异想,不要有出格行为,更不能顶撞老师!“绿领巾”制度之下,调皮孩子的自尊固然受到伤害了,但是学生更加好管了,老师工作也更加轻松了,校园更加井然有序了,善哉善哉!
如果一个人从小学的时候就被“绿领巾”之类的标志划分了等级,为了做一个被学校和社会承认的“好学生”和“好人”,必须遏制住自己任何一点出格的想法,循规蹈矩地完成学校和社会设定的“规定动作”,即使再有天分,也会在成长的过程中被一点点消磨掉。在这样的环境中,只会产生“套中人”,难以产生乔布斯。我们想要拥有自己的乔布斯,就要先把学校里和社会上所有的“绿领巾”都摘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