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成为震后四川沟通世界的“文化使者”
大熊猫成为震后四川沟通世界的“文化使者”
资料图片:2月18日,在法国中部圣艾尼昂市的博瓦勒野生动物园,中国大熊猫“圆仔”和“欢欢”与游客见面。 新华社记者 唐霁摄
在整个中国忙于通过“文化输出”复兴中华文明之时,从地震废墟中重振的成都找到了“文艺复兴”之路:当地大熊猫正成为这个有2300多年历史的城市沟通世界,传递蜀都文化的使者。
2008年夏《功夫熊猫1》在中国热映时,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向影片制作方━━好莱坞梦工厂的主创发出邀请来成都“赏猫”。3个月前,8级地震重创四川,“天府之国”急于走出地震阴霾。
新闻办副主任谢文说,最初的想法就是要转危为机,期待梦工厂之行让世界知道‘震后成都依然安全美丽’,沟通后发现,他们对大熊猫故乡的文化同样着迷,我们意识到通过大熊猫介绍成都文化,形成持续吸引力,才是国际化的长久之道。
当年10月,梦工厂CEO杰弗瑞·卡森博格带领近20人的团队抵达成都为《功夫熊猫2》创作采风,发现他们近3天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到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学习大熊猫保护知识,在都江堰水边看青城山道家功夫表演,宽窄巷子品味成都小吃,领略地方人情。
“美术总监光照片就拍了几千张,”谢文说。“中国自古倡导‘天地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大熊猫这个被世界广为认知和喜爱的载体来表达,更有说服力”。
虽然成都方面的设想未能全部落实,但《功夫熊猫2》中“具有典型成都特色的中国文化元素”依然醒目——云雾缭绕的道祥圣地青城山,白墙黑瓦的锦里古街,熊猫阿宝的鹅爸爸卖着担担面,以及最重要的让阿宝找回自我、并战胜邪恶的道家思想。随着这部电影在全球收获6.5亿美元的高票房,熊猫王国旅游文化产业也再度迎来春天。
成都的成功或许可以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参考。去年秋天,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议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