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址质疑、标准之争:谁来还公众真实的PM2.5
治理攻坚:PM2.5要“体检”更要“治病”
主干道流动监测PM2.5,重点监测1.2米至1.5米口鼻呼吸高度;4级以上大风天不得挖土拆房,开展“换车”“压煤”“降尘”战役。今年以来,北京、上海等城市打响了治理PM2.5的攻坚战。
然而,PM2.5形成的复杂性和治理的艰巨性,超出想象。一位环保部门人士指出,中国的PM2.5里面到底有些什么成分?对人体伤害程度有多高?这些基本问题还并非很清楚。治理之难首先就是难于找到“对症之药”。
“目前治理真正的矛盾有两个,一是我国能源结构不合理,用煤比例太高,排放物会形成PM2.5;二是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而PM2.5与经济生产活动密切相关。”蒋大和这样判断。
毫无疑问,治理PM2.5与污染控制息息相关。罗毅表示,国家选择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首先展开监测,就是针对污染问题最突出、对公众健康影响最大的地区率先开展。
现阶段治理“灰霾天”,两个“协同”也许是科学有效的“药方”。专家认为,必须采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的措施加以强化。“PM2.5污染源头很多,目前治理有一定的顺序,比如先脱硫、再脱硝,然后治理汽车尾气等,但总体原则是协同控制,多管齐下。”伏晴艳说。
区域协同也异常重要。“各人自扫门前雪”并不能解决问题,必须联防联控。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张全建议通过国家立法明确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
伏晴艳认为,PM2.5要“体检”更要“治病”。要换来“碧水蓝天”就必须强调绿色转型,这既包括我们的观念更新,也意味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型。
来源:新华网 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