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内江农民罗平一边在外打工挣钱给母亲治病,一边坚持为母亲写歌作曲
妈妈,我给您唱首歌吧
5月13日,罗平通过手机,用电子琴为母亲弹奏自创歌曲《病母晴天》。记者 张文摄
【阅读提示】
他叫罗平,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杨家镇铁炉村村民,一位普通的进城务工人员。8年来,他一直为母亲写歌祝福。他说,母亲喜欢听他的歌,为母亲写歌他也感到很快乐。
【镜头一】
一想到千里之外病重的母亲,罗平心里就痛苦难当,常常躲在无人的角落抹眼泪。后来,有工友跟他说:“罗平,你会写歌,就把你对妈妈的思念写成歌唱给她听吧!”就这样,罗平把对母亲的思念,化作了一首首歌曲。
今年44岁的罗平出生在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杨家镇铁炉村,高中毕业后,他离家去广东打工。因为喜欢音乐,他在闲暇时间自己钻研乐理知识,慢慢地开始自己作词作曲,还在别人的帮助下学习了电子琴。
2004年6月的一天,罗平正在东莞一家鞋厂的流水线上作业,工长找到他,说有他的电话,“挺着急,好像是你妈妈生病了。”罗平心里一紧,赶紧跑到电话机旁,话筒的那一头传来了邻居焦急的声音:“罗平,你妈妈在地里干活时突然倒下了,医生说是瘫痪,你快回来吧!”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想到一向体弱多病的母亲,罗平焦急万分,立刻想办法筹钱。
罗平把自己所有的钱连同借来的几千块钱都汇给了家里。考虑到来回路费那么贵,根本没办法再借到钱,罗平最后决定,强忍对母亲的思念,继续留在东莞打工,为母亲治病筹钱。
在外打工的苦闷、对母亲的思念、生活的艰辛,万千感触涌上心头,让罗平一气呵成,写下《让我回家》:“家是沙漠里的骆驼,家是游子耳旁慈母的细语……”当罗平在电话里深情地唱着这首歌时,母亲已经在电话另一端泣不成声。
“儿子,听了你的歌,妈妈的病都好多了……”母亲欣慰的话语让罗平决定,要坚持为母亲写歌。
【镜头二】
为了让母亲宽心,罗平在外地每隔一段时间,就写一首歌唱给母亲听,“我打电话唱歌给妈妈听的时候,她是最开心的。我虽然看不见她的脸,但我能想象到她的笑容。”
2009年8月,母亲再次病危,罗平立刻从广东赶回内江。为了给母亲治病,罗平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而且借遍了亲朋好友。为了筹钱,他不得不忍痛离开内江,再次回到广东打工。由于急需用钱,他只好在当地做每天结算工资的零工。
“做零工每天运气好的话能挣个几十元甚至上百元。那时候为省钱,每天只吃一顿饭,饿极了就喝凉开水,有几次在工地干活儿时都饿晕了过去。”回忆起当时的艰辛,罗平告诉记者,只要能治好母亲的病,吃再多的苦也值得。
有一次,罗平回家看望母亲,母亲见他神情憔悴,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顿时悲从中来,哭着对他说:“儿啊,我的病不治了,你也别这么拼命地去挣钱了,当妈的能活到这把岁数已经知足了。”罗平听了,立刻泪如雨下:“妈妈,您千万别这么说,您还没有享过一天的福呢。等儿子挣了钱,带您坐飞机去外地玩,外地可好玩了,您一定要好好活着……”
2010年1月,罗平回家探望母亲,当时天气很冷。晚上睡觉时,罗平发现,母亲将家中最厚实的被子留给他盖了,而她自己却盖着薄薄的被子。当晚,罗平有感而发,写了一首《女人的名字》,并在第二天赶到城里,借琴行里的电子琴谱成曲,拿回家唱给母亲听:“你有一个名字:母亲,哺育着孩儿,让孩儿免于苦难和艰辛。”唱完后,罗平流着泪告诉母亲:“妈妈,儿子一定努力工作,早一天让您过上好日子!”罗平的母亲也是老泪纵横,她抚摸着罗平的头,坚定地点点头:“儿子,妈妈相信你!”
【镜头三】
“养儿才知父母恩,血浓于水根连根……”在自己创作的诸多歌曲里,罗平最喜欢这首歌。“母亲是最伟大的,做儿女的,能为母亲尽孝就是最幸福的事。”罗平说,他不仅常常唱给自己的母亲听,还教自己的女儿唱,“希望女儿能够学到孝敬长辈的道理”。
2011年清明节,罗平回到内江为父亲扫墓。想到自己还没能好好地尽孝,父亲就已经去世了,现在母亲身体不好,如果自己再不多尽孝,将来一定会后悔的,罗平决定留在四川,不再去外省打工,为此他写下一首歌,名为《子欲养而亲不待》。在自己创作的诸多歌曲里,罗平最喜欢这首,“希望女儿能够学到孝敬长辈的道理”。
罗平留在四川后,先后在内江、成都做过很多份工作,由于收入微薄,日子过得很艰苦。“不过好在离母亲近了,可以时不时地回家,照顾她很方便。”罗平说。
2011年12月,为给母亲筹集医药费,罗平四处奔波,却一筹莫展。想起自己已经债台高筑,而为了给母亲治病还需要一大笔钱时,罗平几近绝望。无奈中,罗平写下歌曲《病母晴天》:“母亲啊母亲,请你放宽心。前路或许是风和雨,有儿在天天都会是晴天……”当罗平将这首歌唱给母亲听时,母亲安慰他,只要母子连心,没有过不去的坎。
所幸的是,今年1月,罗平在成都找到一份酒店礼宾员的工作,虽然薪水很低,但他很乐观。他告诉记者,自己懂一点英语和日语,而且还在不断自学,只要勤奋努力,一定会和母亲过上幸福的生活。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