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多地掀起“治庸风暴”,风生水起。这其中,备受关注的是武汉市4月6日开始高调开展的“责任风暴”、“治庸计划”。该市“治庸办”,曾一日内处分了近40人。
从密集治理腐败,再前移到治理“庸官懒政”,专家认为,各地此举值得肯定。此外,专家也指出,“治庸风暴”早已有之,但大多沦为“一阵风”。如何将“一阵风”变成长效机制,正在考验各地官员的政治智慧。
■吏治难题何以难解
“庸官懒政”现象,在民间及媒体上均有形象的概括。如“机关病”、“混混官”,“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年年都是老样子”,“上岗不在状态,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尽力”,“领导召见不献一计,同级会商不见一词,下属请示不发一令”等。
“庸官懒政”何以成为常见现象、吏治难题,其产生的土壤何在?
接受本报采访时,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吴丕教授表示,群众无法有效监督官员,是产生“庸官懒政”的重要原因。还有学者分析,有些地方部门,人员臃肿,“母鸡多了不下蛋”,职责不清,以及监督乏力,是其土壤。
而被国外媒体引用较多的观点,是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党建研究室主任周湘智概括的“三短三不”。即,竞争“短缺”,动力不足;问责“短路”,压力不大;考评“短腿”,活力不强。从干部选拔、问责、考评机制上,反思“庸官懒政”产生的原因。
■治庸手段形式多样
不只中部的武汉,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如山东、山西、湖南、浙江、江苏、新疆等地部分地区,近一年来,均开展“治庸治懒”行动。这场风暴大都有哪些特点?
新任一把手主导。如山东省宁津县新任县委书记、纪委书记上任不久,该县即于去年5月底对政府人员刮起“治庸风暴”至今。其他地区,如武汉市、山西省等地情况类似。分析认为,一把手主导利于治庸行动迅速铺开,效果立竿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