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凝聚起文化复兴的力量—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2012-09-27 09:08:2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知识的宝库”、“文化的灯塔”、“家门口的大学”、“永远不走的文艺队”、“脱贫致富的好帮手”……老百姓用这样的话语描述身边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亲切中透露着喜悦与自豪。

“让文化与群众‘零距离’”——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突飞猛进,公共文化服务总量大幅增加,城乡文化服务差距迅速缩小。一个覆盖城乡、结构合理、网络健全、运营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正在凝聚起中华文化复兴的强大力量。

文化工程、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彰显党和政府高度的文化自觉

衡量一个国家的先进与落后,有多种指标,其中一个就是公共文化服务。只要看一看这个国家的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服务和分布情况,该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就大致清楚了。

公共文化事关民族未来。对于中国这样一个13亿人口、8.5亿农民的大国而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表面看来,让群众都能读书看报、看电视、听广播是为了保障其基本文化权益,但更深远的意义在于,通过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全民族特别是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公共文化事关公平正义。目前,我国人均收入已经超过5000美元,文化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但不同收入阶层所能获取的文化服务极不平衡。没有政府这只“有形之手”调整文化资源的分配,广大低收入阶层特别是农民的文化权益就难以落实。这一点在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大批转企改制的背景下尤为重要。

公共文化事关人心向背。近些年,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是群众强烈的心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是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重要渠道,也是传播党的声音、弘扬社会正气的重要阵地。通过公共文化服务陶冶情操、增进和谐,已成为各界共识。

因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既是文化工程,也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随后,《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其中“公共文化服务”专辟一章,占据了令人瞩目的优先地位。2007年6月16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仅仅一个多月之后,《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标志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驶上了快车道。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十七届六中全会把“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作为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要求“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明确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中的战略性地位。今年年初,《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再一次将“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城乡居民能够较为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写在基本目标之中。

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放在文化建设的战略位置来抓,凸显了党和政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度的文化自觉。

文化惠民基层延伸

造就大批新型农民

10年前,只有初中文化的湖北省浠水县清泉镇农民杨代胜因没有学历和专业技术,只能在城市打工;10年后,靠养鸡致富的杨代胜被乡亲们称为“科学家”。如此巨大的反差来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

自从2007年县图书馆建了文化共享工程基层点,杨代胜就成了这里的常客。2008年6月,他在网上获悉“鸡戴眼镜”可防止鸡啄蛋,于是试购一批回来给鸡戴上,完全杜绝了啄鸡、啄蛋的现象。同行们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找上门咨询学习技术并给自家鸡场的鸡试戴。现在,浠水县养鸡过万只、过10万只的大户,都给鸡戴上了“眼镜”,仅此一项,为养鸡户挽回损失15%左右。杨代胜只是亿万受益于文化惠民工程的农民中的一位。

党的十六大尤其是十七大以来,在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强力支持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驶入快车道,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加速向基层延伸。在辽阔的国土上,一座座崭新的文化站、图书馆、书屋……拔地而起,现代化的卫星、互联网将知识文化的营养输送到群众的家门口。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文化建设薄弱的局面大幅改观。

文化惠民工程的迅猛推进极大缩小了长期困扰我国的城乡间巨大的文化差距,改变了农村地区文化生活贫乏落后的面貌,造就了一大批新型农民,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目前,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覆盖所有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而按照1998年这一工程刚实施时的统计,我国有70多万个散布在偏远深山中、交通不便地区的行政村,居住在这些地方的1.48亿人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年放映电影800万场次,观众超过18亿人次,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整合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院团等各种数字资源,依托各级图书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已经覆盖了90%以上的行政村。截至2011年底,文化共享工程累计服务群众已达11.2亿人次。

农家书屋建设工程,通过在行政村建立农民自管自用的公益性阅读场所,解决了农民群众看书难的问题,今年底,全国已建成60万家农家书屋,基本覆盖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提前3年完成“十二五”目标。

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也都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理念的推动下,经营性的国有文化设施和转企改制后的各地国有文艺院团,也都将公共文化服务作为重要业务内容。作为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国家大剧院自营业以来,一直开展公众艺术普及教育,截至今年7月,共举办普及演出2500多场、活动2100多场,观众累计228.7万人次。“周末音乐会”、“经典艺术讲堂”、“青少年艺术周”、“青少年普及音乐会”等一批普及品牌深受欢迎,上百位艺术家参与其中。而闻名中外的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在经营收入不断增长的同时,每年都会多次深入云南、福建等地的山区,在村头和广场为各族观众免费演出,形成惯例。

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基层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已基本解决。

公共文化建设理念进步

凸显公共文化“公共性”

今年6月,文化部社会文化司更名为公共文化司。从群众文化司到社会文化司,再到公共文化司,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名称变更,而是深刻地反映了一种理念的进步。

2007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坚持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坚持把建设的重心放在基层和农村,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着力改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这个看似简单的阐述中,传递出丰富的信息,蕴含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特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的一切文化服务和产品都是以政府为主导、集合了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公益性服务;这些服务和产品的宗旨是满足所有公民作为人的发展所必需的最基本的文化需求,从而为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性的保障;在我国所有地区,不论东部发展地区还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提供的服务、产品和享受基本文化需求的机会都是均等的。

幅员辽阔,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而且这种不平衡不易在短时间内消除,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突出问题。出于社会公正的考虑,必须由政府对欠发达地区及弱势群体的基本文化需求予以保障,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也就异常突出和重要——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兼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通过调整资源配置、让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从资金、设施、场地、机构、人员等方面,保障公共文化设施的正常运转和功能的充分发挥,尤其是维护低收入和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显著增加,一系列惠民文化工程在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原则的基础上,着重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农村倾斜,极大地发挥了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从2006年的68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8亿元,年均增长22.2%。国家发改委累计安排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超过200亿元,其中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是“十五”时期的8倍,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大力推进重大文化工程项目,支持各地文化建设。“十一五”期间,中央投入39.48亿元用于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中央和地方共投入82亿元用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投入近23亿元用于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投入70亿元用于农家书屋工程;投入63亿元用于文化遗产保护,是“十五”时期的近4倍;此外,2008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5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公共文化实施免费开放。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文化投入结构也逐步改善,文化事业费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向基层倾斜,比如2010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达到85.78亿元,占全国的26.6%,比2007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

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最需要的是服务质量,如何提高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正在成为各地依据各自的不同情形不断深入探索的课题。

在上海市徐汇区,居民只要带上身份证办理一张公共服务卡,在全区任意一台终端上完成认证后,便可预约自己感兴趣的文化活动,还能对相关的项目或服务进行评价。这些意见将及时反馈到活动组织管理方,为制定下一步的文化服务项目提供依据,对于好评率低,预约量少的活动予以改进或取消,使得文化产品的提供逐步符合百姓需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致力服务格局拓展

发展文化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尤其是以公平、均等为原则的公共文化体系的构建和发展,更不能完全被动地依靠市场的调节。但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不等于政府办文化,单方面的文化提供与传播并不一定能保证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反而容易导致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形成“两张皮”,一方面供给相对过剩,一方面真实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也不能完全离开市场,还需要不断借鉴市场机制的经验、与市场经济互动互补。

2007年6月16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就已经明确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今年6月,文化部正式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实施意见》,其中最大的亮点是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民间资本捐建或捐资助建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通过捐助机构、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逐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政府采购制度,支持民营文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进入政府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采购目录。鼓励民间资本通过招投标等方式,参与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公益性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重大文化惠民工程、重大公益性文化活动和其他公共文化服务。

近些年,一些地区正在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农村电影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群众受惠”成为十六字方针,各地积极组建以市(地)为龙头,各县(市)参股,并可吸纳社会资本参股,以乡、村放映点为基础的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推动院线制、股份制改革,使大量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电影市场。2006年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试点初期,全国仅有8个省的18个农村电影院线。2011年底,全国农村已组建农村数字电影院线246条,数字放映队47692支,形成了遍布全国农村的数字电影放映新格局,全国农村放映影片812.3万场,观众17.53亿人次。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公益放映市场运作机制,将片方收益与放映场次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制片方将影片及时投放农村市场的积极性,广电总局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平台上为农村放映提供的影片数量达2400多部。

与此同时,许多地区积极推动“政府埋单,群众看戏”,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主体既有国有院团,也有民营文艺表演团体。

河南永城豫剧团过去主要依靠在城区商演和周边地区庙会上演出维持运转,每场收入一般都在1500元左右,演员温饱问题难以解决,而现在一场可以获得3000元的财政补贴。“虽是政府埋单,但更要保证节目质量。戏不好,谁看你演?”豫剧团团长唐于灵说得很实在。为了创造出更多精品剧目,当地为《张娘娘新传》、《梁祝》等新剧目投资近200万元,演员们还深入乡村鼓励指导农民自编自演。每年培训200多名农民艺术骨干,发展民间演出团体70多家,常年活跃在乡村及周边地区。

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之中,民族前进的每一个印迹都闪耀着文化的光芒。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累累硕果必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的激情。(本报记者 杨雪梅 刘 阳 张 贺 陈 原)

精彩热图

长颈鹿乘车遇限高卧倒

爱死你还是雷死你的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