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从宁武县算起,流经34个县(市),至万荣县裴庄乡西陲注入黄河,全长716千米。汾河流域面积近4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养育了40%的三晋人民,孕育了生生不息的五千年三晋文明,是山西人心目中慈爱的母亲河。
汾河发源于宁武县西部,源头是管涔山的许多山泉和地表径流。《山海经》云:“管涔之山,汾水出焉”。宁武县东寨镇以北1千米处的雷鸣寺泉,素称“三晋第一泉”,历来认定为汾河正源。泉水四季长流不息,近年出水量维持在每秒0.4立方米左右,水质优良。
雷鸣寺泉坐落在管涔山脉的楼子山下,泉水从汾河阁一层水母殿下石缝中涌出,流入前圆后方的水池中,水深2米,清澈见底。池壁上凿书“汾源灵沼”4个大字,在水中格外清晰。池水从池壁经龙口喷出,泻入汾源湖。据说,以前汾源之水流量很大,从管涔山上采伐的木材,都由此结筏水运。汾源近旁的“雷鸣寺”,因汾水出山声如雷鸣而得名。据说该寺始建于公元355~385年(十六国之前秦时代),依山而筑,规模宏大,殿堂鳞次栉比,为晋北名刹,历代多次修葺,可惜原建筑于20世纪70年代全部被毁。汾源灵沼四周有9座山岭环抱,各山沟汇聚处较为宽阔,俗名九龙口。楼子山西麓,汾源灵沼池外,是人工修建的百亩汾源湖,湖内筑有荷叶岛,建有湖心亭。湖西是九龙坝,坝西又一湖名九龙湖,两湖波光粼粼,岸柳成行。紧邻汾源灵沼之南,建有汾源阁;再往南,在楼子山半山腰上,有1997年新建的雷鸣寺。《宁武县志》记:“汾河正源在管涔山中的楼子山下雷鸣寺”。
而雷鸣寺“汾源灵沼”长年清澈的水,来自何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按《管涔山志》的记载,汾河自雷鸣寺以上有6条山沟的溪水,分别是涔山沟、岔上沟、大庙沟、马仑沟、高桥洼沟和情人谷。这6条山溪,流量不等,地处雷鸣寺北部的涔山沟(春景洼)距离虽远,但流量甚小,而且较长的流程为地下潜流;西北方向岔上沟(秋千沟)流量略大,但与涔山沟之水汇合南流后,经楼子山之东,至雷鸣寺之南注入汾河。地处雷鸣寺西南方向的高桥洼沟和马仑沟溪水均纳入情人谷,北流至湾子里村附近汇入大庙沟自西而东的溪水。《宁武县志》记载:汾河“其远源在大庙”。《山西河流》亦记:“大庙河是汾河的最上游段”。大庙河发源于雷鸣寺正西20余千米的大庙林海,大庙林海是莽莽苍苍的大片针叶林,位于管涔山林区马家庄林场的前南背,面积156.5公顷,主要为华北落叶松,还有少量云杉,树高平均20米左右,干形笔直,直插云霄,每公顷平均蓄积超过300立方米,为省内之冠。酷暑时节,树木葱茏,遮天蔽日。郁郁葱葱、青翠嫩绿的落叶松,随风摇曳,林冠如云似海。
溯溪水而上,行2千米左右,至19林班15小班范围,茂密的松林深处,有一片绿茵茵的草坪,绿草的叶子圆而稍大,有些像荷叶,也有些像马蹄,俗名“大马蹄草”(当地误称“旱荷花”),实际是菊科草本植物“橐吾”。草坪中裸露的山石围着一泓泉水,这就到了汾河的“远源”,此处名为“水尽头”,地名不知何人所起,显然是前人探索汾源,止步于水之尽头。名副其实,自此而上就没有地表水了。
“水尽头”地理坐标东经111°57′29",北纬38°48′46",海拔2372米。水从石缝中流出,先进入一个1平方米大而略长的盆状泉池,由池溢出,自西南向东北穿过林莽下坡,经楼底村前,再曲曲弯弯向东淌过低谷,过马家庄、李家阳坡两村,经大庙村至湾子里村,汇纳由南面高桥洼林场情人谷流来的溪水,继续向东,经窑子湾村折向东南,注入“汾源灵沼”。由“水尽头”至雷鸣寺全长22千米。据《宁武县水利志》记载:1967年在湾子里村实测,大庙沟流量每秒0.4立方米,汾河在东寨的流量也是每秒0.4立方米。“水尽头”所在的大庙沟,确曾有过一座大庙,不知修于哪朝,也不知毁于何时,庙的名字早已失传了,连《宁武府志》和《宁武县志》上也没有记载。但这座大庙的修建,应该和雷鸣寺具有同样的意义,与汾河主源有着文化上的联系。
雷鸣寺的汾源之水,主要来自“大庙”沟的溪水,大庙沟的溪水主源来自于“水尽头”。“水尽头”所在的马家庄林场森林覆盖率85.5%,茂密的森林涵养了汾河最远的源泉。
喜爱探幽穷源的现代“霞客”们,何不缘溪一行? 程光 王石会
来源:山西日报 编辑:孙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