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污染和精神心理因素是听力障碍人群递增的主要原因
3月3日是第十六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为“安全用耳,保护听力”。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及山西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山西省有45.6万听力残疾人。专家表示:噪音污染和精神心理因素成为听力障碍人群递增的主要原因。
抽样调查显示:全省残疾人总数为215.7万,听力残疾人有45.6万,听力残疾患病率为1.28%,占残疾人总数的21.14%,在各类残疾中仅次于肢体残疾,居第二位。“年龄、性别、城乡之间听力残疾的患病率有显著差别。”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主任许国瑞介绍说,引起听力残疾的原因有多种,其中,老年性听力障碍、中耳炎和药物中毒是主要原因。此外,还有遗传因素、传染性疾病、全身性疾病、创伤或意外伤害、噪声和爆炸等。听力残疾有比较明显的地域特点和性别特点。其中,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也在增加。
据了解,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和对耳聋预防宣传力度的加大,因药物中毒、中耳炎、高热传染病造成的耳聋比例大幅下降。但是,因噪音污染和精神心理因素所导致耳聋的比例却逐年增加。“以前突发性耳聋以老年患者居多,因为老年人基础性疾病多,耳朵的血管容易发生血栓,而现在以25-40岁的年轻人居多。”省残联康复科主任樊喜华介绍说,现代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或心理负担过重,都会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内耳缺血、水肿和听力锐减或暴发耳聋。此外,高于90分贝的任何声音,如果长时间接触,也可引起某种程度的听力丧失。“今年爱耳日的主题为‘安全用耳,保护听力’,在生活中我们都要注意保护耳朵。”樊喜华建议,使用耳机听CD、MD、MP3时,不要把音量调得太大。尽量少光顾电动游乐场、KTV、迪厅和酒吧等噪声环境。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有利于内耳小动脉血管的保健。精神紧张时还可以闭目养神,按摩双耳。(记者王也)
○相关
今年全省听力康复救助项目有哪些?
1.山西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七彩梦”行动人工耳蜗项目:救助人数143人,主要救助0到6岁的听力残疾儿童和7到17岁的经听力语言训练后,进入普通学校救助的听力残疾青少年。为救助对象免费配发人工耳蜗,补助手术、术后调机和康复训练经费。
2.山西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七彩梦”行动助听器项目:为120名0到6岁听力残疾儿童配助听器。
3.国家彩票公益金贫困成年听力残疾人康复救助项目:全省260人免费配发助听器。
4.省彩票公益金聋儿康复救助项目:救助300-350人,为救助对象提供一年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费用。
5.集善工程·天籁之声助听器项目:为老年听力残疾人免费配发100台助听器,今年上半年启动实施。
各项救助的具体申请条件和办法,可到当地残联咨询,“七彩梦”行动的具体申请条件和办法可登录中国听障儿童服务网了解。
○健康提醒
保护耳朵从改变生活方式做起
昨日,本报特邀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王建明,结合今年全国“爱耳日”“安全用耳保护听力”的主题及门诊病例,为大家揭开那些你所不知道的耳朵秘密。
感冒了最好不要坐飞机
王建明说,一般在耳咽管通气功能良好的情况下,飞机在升降时,通过耳咽管的调节和人为地做主动通气动作就可保持鼓膜内外压力平衡,此时仅有耳胀感或轻微的听力障碍,不会造成耳部损伤。但若中耳腔内外压不能迅速取得平衡,就会产生各种症候群,统称为气压损伤,伤及中耳腔的称为航空性中耳炎。此类损伤也可发生于潜水作业、低压舱工作、高压氧治疗时。
导致中耳腔内外压不能迅速平衡的原因有很多,咽鼓管功能异常、飞机飞行高度改变时、飞机下降速度过快等均可导致发病。此外,入睡的旅客、昏迷病人、精神过于集中的机组人员也易患耳气压伤,自觉症状包括耳内堵塞感、耳鸣、耳痛、听力下降、眩晕等。
为预防航空性中耳炎,王建明表示,咽鼓管功能异常者不宜乘坐飞机。患有重感冒者,尽量不要搭乘飞机,如必须乘飞机,在飞机下降时,多作吞咽、咀嚼、打呵欠等动作,或捏鼻鼓气调节鼓室内外气压,平衡内外气压。
睡眠不足易“夺”走听力
王建明表示,突发性耳聋又称特发性突聋或暴聋,患者听觉原本是正常的,在没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突然听不到声音,刚开始时可能只会感觉到耳鸣,出现“嗡嗡”声,或者出现耳闷胀感及感觉到声音遥远,部分病患开始不在意,直到接听电话,必须换另一只耳朵才能听到别人说话,才发觉事态严重,因为一个耳朵已听不见了,这就是突发性耳聋。王建明透露,近年来,突发性耳聋在大学生及毕业班学生中发生较多。其中,睡眠不足是“谋杀”年轻人听力的元凶之一。长期睡眠不足,易使血管处于紧张状态,结果内耳供血不足,极易发生耳鸣或突发性耳聋。突聋若不及时治疗,听力将无法恢复,甚至造成永久性的失聪。一般来说,发病7天内是最佳治疗时间,就诊时间超过十日效果不佳,还可能会长期伴有耳鸣。一旦出现突发性的听力下降,务必尽快就医,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耳机族”谨防耳聋耳鸣
王建明说,有些人经常在听音乐时就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很长时间没有关机,这样就使强大的或较轻的但具有持续性的声音长时间刺激耳,可能导致耳蜗微循环障碍,并造成耳蜗内负责感受声音的毛细胞和螺旋神经损伤,最终导致噪声性耳聋和耳鸣。还有人将音量调得过大,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噪声性耳聋。
对此,王建明提醒,在使用耳机时应该遵守“60—60”原则,即耳机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此外,耳机最好选头戴式的,它比耳塞式耳机对听力的损伤要小。
吸烟会造成听力下降
我们都知道,吸烟会造成动脉硬化。但动脉硬化是全身性的,尤其是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使小血管痉挛、黏度增加,供应内耳的微动脉发生硬化,造成内耳供血不足,严重影响听力,甚至会直接造成耳聋。同时,一氧化碳中毒可使螺旋神经节、前庭神经节和脑干核网状质受损害,这些组织都是与听觉有关的关键部位。
所以,吸烟的人会比不吸烟的人较早地丧失听力,并且更容易患耳部感染或在大的噪音影响下听力下降。
滥用抗生素耳朵会受伤
王建明说,在各种用耳的不良习惯中,就数吃药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而且也是对耳朵伤害最大的。有些人服用药物时不注意,一看药便宜,或是看到药效里有抗感染这项,也不管什么药拿来就吃。但是,像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这些药物就会损害内耳、耳蜗、前庭,造成耳聋和平衡失调。
王建明说,抗感染的药物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用,特别是本身就有耳病的人。特别要提醒的是,这些毒性药物还会通过母婴感染,所以怀孕期间要避免服用这些耳毒性药物。记者 薛琳 通讯员 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