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下午,“首届深圳国际摄影周”将在东湖湖畔的深圳美术馆启幕,18场世界级水平的摄影主题展览将在罗湖辖区内的10个美术馆、博物馆和艺术场所举行。
秋高气爽的时节适合散步、观画,循着布展线路,摄影爱好者可以从繁华的老城区一路行至静美的梧桐山,观赏各个国家和地区摄影师的佳作,或是150多年前的彩色老照片。
据了解,此次“深圳国际摄影周”的展期为22日至30日,届时,深圳美术馆、罗湖美术馆、梧桐山艺术小镇大望艺术高地、东门步行街摄影广场、深圳市博物馆(旧馆)、深圳市文博宫等10个文化艺术场所将免费向市民开放。
3万多幅作品参评来自71个国家地区
18日,记者来到深圳美术馆,“首届深圳国际摄影周”的策展团队正为布置展厅而忙碌。作为承办方的负责人,罗湖摄影学会会长孙成毅正与受邀来到深圳的北京策展人热烈地讨论展厅布置。“我们不做大排档式的展览,希望通过布展给市民带来非常好的参观体验。”孙成毅表示,自己对这一系列展览充满期待。
此前数月,深圳国际摄影周的会务组向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征集作品,一共收到32377幅照片,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5488位摄影师。9月中旬,经过10位国际权威摄影评委的评选,80幅彩色和黑白获奖作品从中诞生。22日开始,上述获奖作品以及部分优秀作品将在深圳美术馆展出。
据了解,“2014首届深圳国际摄影周”是经文化部批准,由罗湖区联合深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文体旅游局和市文联共同创办的摄影沙龙。它被视为国内继北京、上海后的第三大国际摄影展,也为广东举办国际摄影展开创了先河。
作为此次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首届深圳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得到了国际影艺联盟(FIAP)和加拿大摄影艺术协会(CAPA)的认证,成为继北京、上海后,大陆地区第三个获得FIAP认证的国际展览,大赛入选作品均可计入FIAP的名衔申请。
10个场馆同时办展艺术与历史价值兼具
“在一个城市的10个展馆同时举办影展,这在国内还不多见。”孙成毅介绍,此次深圳国际摄影周的展览作品可谓丰富多彩,而主展馆——深圳美术馆的展览更是“不可不看”。除了获奖作品展之外,还有数个特别展览:被誉为“20世纪摄影先驱”的已故美国摄影师爱德华·斯泰肯(Edward Steichen)的原作展览——“一个偶像的遗产”;还有被称为“第一位拍摄北京的摄影师”的意大利人菲利斯·比托(Felice Beato)在1860拍下的老北京……
孙成毅尤其推荐深圳美术馆中的彩色老照片展,这60多张珍贵的彩色老照片,来自美国著名收藏家斯蒂芬·怀特(Stephen White)的私人收藏,“这是这批照片第一次进入中国,它们全部是150多年前的原作,收藏价值、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非常高。”孙成毅说。
而罗湖美术馆的优秀当代艺术摄影作品也不容错过。例如当今世界上最知名的捷克摄影师简·索德克(Jan Saudek)的个展“残墙前的影像”——作品充满对女性的崇拜、侵略性以及怀旧的非现实感,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美术馆都收藏了他的作品;还有芬兰裔摄影师阿诺·拉菲尔·闵奇恩(Arno Rafael Minkkinen)的个展“SAGA”——他以拍摄简洁、瘦削、敏捷和裸露的形体而闻名于世;还有美国人乔治·泰斯(George Tice)等当代摄影大师的作品。
而其余展馆包括梧桐山艺术小镇大望艺术高地、东门步行街摄影广场、罗湖区文化馆展厅、深圳市博物馆(旧馆)、深圳市文博宫、深圳中心书城(深圳艺廊)、华美术馆、雅昌艺术馆。不同的展馆各有特色,市民可以欣赏到来自台湾地区、南非、欧洲、日本等地摄影家的作品。
免费讲座,摄影家与收藏家齐聚
除了举办著名摄影师的原作展览,23日全天,“首届深圳国际摄影周”还将在罗湖美术馆演讲厅举办颇具分量的讲座,免费对市民开放。在孙成毅看来,这些讲座对摄影爱好者来说也是“非听不可”。
23日最“重磅”的嘉宾非年过八旬的斯蒂芬·怀特莫属。据了解,怀特先生现在是洛杉矶美术馆摄影艺术委员,他以收藏大量历史照片而被世界所熟知,他还曾把自己用15年时间收藏的4万张照片全部卖给了日本富士艺术博物馆,因为“精彩的、拥有历史价值的照片,需要和更多的人分享”。怀特先生这次将与观众分享自己收藏彩色照片的经历。
刚在展览中欣赏过阿诺·拉菲尔·闵奇恩作品的观众,也可以在23日听一听有关这位摄影师的讲座。据了解,这场讲座的主讲人是国内知名策展人画儿。在讲座中,观众可以了解在哪些具有超现实主义风味和强烈永恒感的裸体肖像背后那些史诗一般的拍摄计划,以及它作品中的启示、怪诞、趣味、迷幻、包容和爱。
此外,来自英国布尔顿大学摄影学专业的在读博士王溪也将为观众带来题为“中国老照片”的讲座;来自捷克当代摄影师简·派瑞比尼(Jean Pohribny)的讲座“20世纪捷克摄影”,将让大家了解位于欧洲中心的捷克的文化,如何受到德国、奥地利、匈牙利、意大利、法国等国家的影响,而斯洛伐克文化中的诗意和浪漫主义如何影响着捷克的摄影。
近日,首届深圳国际摄影周相关的网页也都作完毕,在“首届深圳国际摄影周官网”(网址:www.sziphotoweek.org)、第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官网(网址:www.szipe.org)上,您可以查看获奖作品图片、展览作品图片和简介,以及参展艺术家的详细资料,并了解各个展览和讲座的详细情况。同时,您还可以登录罗湖社区家园网(网址:www.luoohu.com)的专题页面,详细了解观展“攻略”。
■时间:10月22日至30日
■地点:深圳美术馆
罗湖美术馆
梧桐山艺术小镇大望艺术高地
东门步行街摄影广场
罗湖区文化馆展厅
深圳市博物馆(旧馆)
深圳市文博宫
深圳中心书城(深圳艺廊)
华美术馆
雅昌艺术馆
■主要内容
●80幅彩色和黑白获奖照片
●“20世纪摄影先驱”爱德华·斯泰肯的原作展览“一个偶像的遗产”
●“第一位拍摄北京的摄影师”、意大利人菲利斯·比托在1860拍下的老北京
●当今世界上最知名的捷克摄影师简·索德克的个展“残墙前的影像”
●芬兰裔摄影师阿诺·拉菲尔·闵奇恩的个展“SAGA”
●美国人乔治·泰斯等当代摄影大师的作品
■纵深
国际摄影周办展——
花小钱办大事
两年时间里,深圳在视觉艺术领域迎来了两次国际盛会——去年是“深圳水彩双年展”,今年则是“首届深圳国际摄影周”,而数以万计来稿抵达的是同一个地址:太白路2009号罗湖区文化馆。两场国际沙龙都是由深圳市、罗湖区两级政府联合主办,由罗湖区文化部门承办,思路均是“花小钱办大事”。
“罗湖的市容比较旧,道路比较窄,高楼很密集,但是作为老城区,罗湖的文化沉淀很厚实,”罗湖区文体旅游局局长廖晓说,正因为有民间文化长年累月的积累以及政府数年来的逾千万元的文化资金扶持,才使得两次活动均能够“厚积薄发”——投入远远小于同类的国际沙龙,却取得意料之外的成功。
尽管此次国际摄影沙龙系深圳摄影界的啼声初试,但深圳的摄影力量却不容小觑。据统计,深圳是国内人均相机拥有量最高的城市,获得国内摄影最高奖——“中国摄影金像奖”的深圳摄影师数量在全国也排在前列。孙成毅透露,在筹备这次活动时,罗湖摄影学会与政府有个共识:办这次活动不为拉动GDP、发展旅游业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为提升城市品位和促进国际文化学术交流活动,并满足这座城市诸多影像记录者的需要。
■策源
“政府不干预,充分发挥社会力量”
“罗湖从来不缺摄影展,老年人、女性、白领、外来工、律师、医生、老师……各个群体的摄影展一年到头从没间断过,但要做一个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不是一拍脑袋就能成行的事”,廖晓回忆,在“深圳国际摄影周”举办之前,罗湖区文体旅游局经过了近两年的筹备和调研。一来是为了解罗湖区摄影界对国际摄影沙龙的需求,二来则是为考察深圳摄影界“大腕儿”们在世界摄影界的影响力。
不久之后,孙成毅和他的罗湖摄影学会受政府之托,担当起策划此次摄影周的重任。在廖晓眼中,在罗湖建立了深圳第一个摄影组织的孙成毅颇有“江湖地位”,有20多次入藏拍摄的经历以及数个沉甸甸的摄影奖杯。“这次深圳国际摄影周的筹办者中本身就有许多拿过大奖的人,他们亲历过许多国际大赛,有前瞻性,有许多非常好的点子”,廖晓认为,对这样专业的活动,政府在给予资金和行政支持的同时,最重要的是“不干预,充分发挥社会力量”。
尽管深圳的人均相机拥有量居全国之最,但却是国际摄影沙龙的“处女地”,办国际摄影展经验较充足的北京和上海成为借鉴对象。“北京是首都,有中国摄影家协会这样的权威组织;上海是最早按国际沙龙的方式办摄影展览的,有20多年的经验,而我们的定位是什么?”孙成毅对这个问题思考许久,可以确定的是,“摄影沙龙的国际性、权威性和群众性,深圳都要具备,我们不求大,不做令人眼花缭乱的展览”。
孙成毅回忆,整个活动的策划过程中没有太多政府干预,罗湖摄影学会与政府的共识是“办展览不是为了拉动经济和旅游,而是提升城市文化水平,促进文化交流”。他们兵分两路——政府负责取得文化部对举办国际沙龙活动的许可,摄影学会负责取得中国摄影家协会的认证,并通过中国摄影家协会联系众多世界著名摄影师和收藏家。
这次活动的关键是取得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FIAP)的认证。罗湖摄影学会工作人员介绍,FIAP的授予过程非常严格,每举办一届就须申请一次认证,提交材料后一般要等待6个月,而“深圳国际摄影周”只用了一半时间便取得了资格。廖晓分析,这与罗湖乃至深圳的一批活跃在国际摄影界的人密不可分。而孙成毅则道出另一段掌故:1997年深圳承办FIAP第24届代表大会时,曾有警车开道送国外摄影师外出采风,这颇富时代感的一幕给FIAP工作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思路
“不要做只有国人玩的游戏”
经由FIAP的网站发出的征稿邀请,令“深圳国际摄影周”收获超过3万幅投稿。在罗湖区文化局相关工作人员看来,“这样的来稿量出乎意料”。“第一次办展,原本想着有三四十个国家的来稿就很好了,收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品,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值得惊喜的事。”孙成毅说。
若以覆盖的国家和地区数量来看,初次办展的深圳收获算是丰富:在“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举办的15年之中,参加国家和地区数量的最高记录是103个;而“上海国际摄影展”也已经举办了12届,历史上的参加国家和地区数量的最高记录是62个。
“千万不要以国际展览的名义来做一个只有国人玩的游戏,”孙成毅回忆,这是策展时工作人员们反复强调的理念。为了保证评委构成的多元性,在确定评委名单时,罗湖摄影学会打破了主办国设较大比例本国评委席位的惯例,10位评委中,仅有3位来自中国内地,另有2位来自香港,1位来自澳门,还有4位分别来自意大利、罗马尼亚、法国和泰国。
对说着不同语言的评委而言,影像是最好的沟通媒介。孙成毅介绍,为了保证评分的公平、公正,10位评委共处一室,被分为两组,通过“中国摄影在线”的评分系统逐一为3万多幅作品进行评分,浩大的评审一共进行了4天,评审结束当天,来自香港的著名摄影家哈苏先生表示,这是他参与的摄影评选中,评委评分最认真的一次。因为结果是以投票方式决定,所以在被问及对获奖作品的看法时,孙成毅坦言“评委不会单独对作品做出评价”,但他“对大部分获奖作品都很认同”。
尽管大家对照片的内涵、艺术性和技巧各有侧重,但一个基本的共识是,与“荷赛”(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华赛”(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等以真实性为尺度的评选不同,“深圳国际摄影周”的性质是国际沙龙,以艺术摄影为主,允许为了达成艺术目标对图片进行后期处理。
在罗湖区文体局工作人员看来,获奖名单本身也说明了此次“深圳国际摄影周”评分的公正和获奖者的多元构成。分获4个最高奖项的摄影师分别来自印度、西班牙、中国和阿曼。获奖的80幅作品中有57幅是国外摄影师的作品,10个金牌中有8个是国外摄影师拿下的。
■土壤
“民间早有积淀,政府顺势而为”
“有人问我,‘罗湖区的财政在老区里面不算高,为什么你们就做成了国际文化盛事?’因为我们不靠突击式的大量投入,我们靠的是厚积薄发”,罗湖区文体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罗湖区文化部门投入了近千万来扶持民间文艺社团,文化氛围一直十分浓厚,而此次摄影周亦是在民间已有深厚积累的前提下“应运而生”,相较于同类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这次的摄影周可以算得上“花小钱,办大事”。
据了解,深圳活跃着一批优秀的摄影师,在历届国际摄影展览、全国人像展、全国商业摄影展和新闻摄影展中获奖无数。而孙成毅、曹红、王琛、张新民、贺建华、余海波等名字在摄影界都十分响亮。加之得经济发展和社会开放之先,1997年在深圳举行的FIAP代表代会,也是中国第一次获权主办国际性摄影艺术交流盛事。
而在罗湖区文体局相关工作人员看来,在深圳的整体氛围之下,“深圳国际摄影周”之所以能花落罗湖,也跟罗湖城市经济成熟、集聚丰富的城市元素有关。另一方面,罗湖摄影学会是深圳最早成立的摄影团体,会员和活动都堪称最多,也为办展提供了后盾。而于2009年创立的“东门摄影广场”则是全国唯一的摄影广场,“可以说,罗湖的摄影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的。”
廖晓介绍,在国际摄影周初创的几年,政府的扶持是十分必要的,但未来应鼓励这样的活动进行自我造血,更多发挥社会的力量。今年的摄影周已经做出了市场化的尝试,10个场馆中,文博宫、华美术馆等4个场馆的展览是由企业提供赞助并承办的,还有更多企业也想加盟。廖晓坦言,罗湖区文化部门的预期是“举办2届到3届后,政府逐渐减少投入,更多发挥社会和民间力量”。
据了解,此次“深圳国际摄影周”在本地展览完毕后,还将仿效深圳水彩双年展的方式,来年到全国各地的美术馆进行巡回展览。未来水彩展和摄影周将成为罗湖举办国际文化盛事的一对“双子星”,以年为单位交替出现。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刘昊 策划/统筹:吕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