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一个文化创意园区的蝶化传奇
走进位于北京朝阳区的798艺术区,工业厂房错落,管道纵横,巨型机器旁是一间间艺术工作室。操着各种语言的老外、留长须戴耳钉的艺术家以及身着蓝制服的工人,在路边锈迹斑斑的锅炉旁或驻足拍照或匆匆走过。充满创意的当代艺术作品和工厂机械等历史痕迹相映成趣,仿佛在游人面前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北京798艺术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华介绍说,上世纪50年代,这片区域曾是新中国电子工业的摇篮——国营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上世纪90年代末,为进行抗战群雕的艺术创作,中央美术学院隋建国等教师租下部分闲置厂房。2000年后,部分艺术家和文化艺术机构纷纷入驻,艺术区逐步形成规模。
由于早期入驻的艺术家及文化艺术机构集中在原798工厂区内,因此这片区域被称为798艺术区。画廊、影视传媒、环境设计、精品家具设计、时装、书屋等园区内的业态,使798艺术区逐步形成以现当代艺术展示、交易为核心,多业态齐聚的集聚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比利时世界艺术中心顾问齐鹏说,798厂区中保留了众多上世纪50年代包豪斯风格建筑。这种建筑即使在当代人看来也具有一种先锋姿态,而这种勇于突破传统束缚、追寻梦想的建筑理念也为当代艺术提供了灵感。记者在798艺术区的美术馆和艺术中心看到,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已经从以“政治性”为主转向以“社会性”为主,当代艺术家将目光更多地投向社会公益性话题。
在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吴锡俊分析,798处于中国当代艺术的领跑者地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798艺术区中大部分作品的主题,紧密结合当下的话题,契合主流价值观,同时对文化内容、表达手段和样式进行大胆尝试和创新。
在2010年的798艺术节上,当代艺术家张洹推出社会公益作品“希望隧道”,艺术家将汶川大地震中掩埋在隧道中的一列列车清理并修缮。“作为‘历史见证者’的列车残骸,让人们在反思灾难中开启明天的希望隧道。”张洹这样讲述创作这件艺术品的初衷。
二是用与世界同步的艺术主题、艺术表达方式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798艺术区中大部分艺术中心和画廊供游客免费参观,在这里能直接和世界同步的艺术表达方式、艺术主题甚至是知名艺术人士对话。对每年200万人次的游客量来说,“这是中国最大的艺术课堂”。
三是培养造就了大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当代青年艺术家。以艺术区内的“星空间”艺术中心为例,其艺术总监房方介绍说:“我们中心20多位签约艺术家中,已有多人的作品成功在海外市场拍出上百万元价格。”而在798,这样的艺术机构有上百家。
不仅如此,2007年以来,比利时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美国佩斯画廊、丹麦林冠画廊、意大利常青画廊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艺术机构陆续进驻798。各大国际品牌如索尼、摩托罗拉、欧米茄、雅虎中国网站等也都相继在这里举办过宣传推广活动。
每年到访798艺术区的游客中,约30%是境外人士。记者在798遇到了一个美国大学生参观团,其中一位叫班玛士的大学生说:“我来中国刚4天,但参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因为很多艺术品的主题都是世界性的。”
吴锡俊认为,所谓“走出去”并不是简单的空间位移似的自我表达,而是精神价值认同的实现。每年吸引约60万境外游客来参观,大量的艺术作品在国外展览拍卖,798的文化影响力已经走出国门。
北京市朝阳区委书记陈刚认为,798艺术区作为一个代表中国当代艺术水平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区,已经成为首都北京新的文化名片和展示中国文化自觉与自信的传播阵地。
他还透露:“前几年798曾出现一些很不严肃的作品,我们制定了798艺术区的准入和退出制度,通过行业自律、文化执法加以规范,把影响文化安全的伪当代艺术作品坚决清理出去。”据了解,798艺术区近年还策划了“世界城市艺术展”“吴冠中走进798”等系列活动,引导艺术家在主流文化领域多观察、多创造。
半月谈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经过10年发展,目前798艺术区已经吸纳文化艺术、影视传媒、设计咨询、旅游服务共四大类450余家机构入驻,从业人员1万余人,签约艺术家超过2000人。艺术区每年举办各类文化交流展示活动超过2000场次,每年艺术品的交易金额达3亿元。(《半月谈内部版》2011年第10期,记者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