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4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来到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后泉路一干果市场。
“惊喜”是这样出炉的
进疆后,张春贤等自治区决策层在谋划新疆长远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制造了很多“惊喜”。
新一轮援疆工作启动后,新疆一些干部群众有一种过分依赖“外力”的想法。
这是一种很可怕的想法。在自治区决策层的眼里,新疆的发展离不开“外力”支持,但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内力”。
如何将“外力”和“内力”结合起来,需要一定的政治智慧。
为解决水利建设的资金困难,2010年,一些在疆的大企业大集团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号召,纷纷冠名捐建水利项目。这一创新做法解决了长期以来新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困难的问题。
进驻新疆的大企业大集团冠名捐建水利项目,让人们对经济发展思路“眼前一亮”,许多大企业大集团也有了被重视之感,一举两得,令人惊喜。
不仅如此,张春贤还不断与部分企业负责人举行工作餐会、午餐会和晚餐会,面对面交流,现场办公解决问题。
其实,每次会餐前,不少企业家都会既兴奋又担忧,这种方式实在让他们感到意外。工作餐会不但是对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企业的一种肯定和礼遇,更是对自治区部署的一系列发展战略和重大项目加以促进落实,通过自治区领导和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形成推动自治区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合力。
张春贤说,无论是早餐会、午餐会还是晚餐会,重点在于利用好有限的时间,高效率地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地交流,落实项目,解决问题。
惊喜远不止此。每一次的餐会都由不同的新疆本土餐饮企业提供餐点,自治区党政高层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张春贤说,就是想充分利用会上的每一个环节,让全社会共同参与,促进企业的发展。
对本土企业的发展,张春贤格外重视。在一次座谈中,22家新疆"土生土长"的企业(其中大部分企业负责人是少数民族企业家,大多数员工也是少数民族)负责人激动不已,大家畅所欲言:创业的艰辛、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对新时期新阶段的理解以及企业发展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为新疆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强烈愿望,也为如何加快新疆本土中小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一年来,这样的“惊喜”还有很多。
没有飘逸的彩带,没有喧嚣的锣鼓,没有簇拥的陪员,没有冗长的讲话……有的,只是几名自治区党政领导、建设单位负责人、为数不多的新闻媒体记者,仪式时长也只有15分钟左右。
今年4月以来,新疆众多项目开工建设。但是集体开工、拒绝排场、简化仪式、不扰民众,成为这些开工项目的共同特点,一股节俭新风在春天的边疆大地悄然吹拂,沁人心脾。
“少搞一次大型工程的开工仪式,就能多建一所希望小学。”张春贤说,到场干部的任务只需“做个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