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西北地区>新疆>社会法制
"挂科"不再是个别现象 师生交易风悄然刮起
2011-07-21 17:20:00      来源:工人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随着暑期来临,又一批高校学子告别了象牙塔,走向社会。与此同时,还有不少学生因为“挂科”未能如期毕业。记者通过调查发现,高校学生“挂科”不再是个别现象,越来越多的学生大学四年无法修满相应学分,为了补考顺利通过,有的“挂科”学生兴起了“求情送礼风”,个别老师来者不拒。而受访者普遍认为,学生“挂科”,高校以及老师难辞其咎,简单地把“挂科”学生推向社会或家长,这是高校极端不负责任的一种行为。

悄然刮起的师生交易风

华中科技大学素有“学在华科”的美誉,在教学上一直抓得很紧,学生挂科现象在这所学校并不鲜见,但是,今年应该毕业的07届学生中竟然有800名因此未能如期毕业,一时引得舆论哗然。

日前,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系测控09级王同学对记者说:“在华中科大,一般大学生‘挂科’后,学校会安排补考,如果补考没有通过的话,学生就需要重新学习该门课程,然后跟随下一届学生再进行考试。一些专业课程的确难度很大,像《电路理论》这门电气专业课,一个班最高挂科比例可能达到近50%。”

该校一名应届毕业生也向记者证实,“今年确实有近一成跟我同级的学生因为挂科的问题无法按时毕业。学校会等他们修满学分后,准其毕业。”

近年来,由于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挂科”现象,导致不少学生大学四年无法修满相应学分,难以顺利毕业。不少高校本着“帮助”学生毕业的想法,推行“清考”制度。就是在学生毕业之前,将该生所有不及格科目进行一次统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系副主任高海波博士告诉记者:“学校推行清考制度,出发点是方便学生,清考在卷面难度上会适当地有所降低。但实行了几年以后,发现这种措施往往会给学生造成一种误读,那就是不及格也没关系,反正可以等大四清考。基于从严要求学生出发,我们学校从2009年开始已经取消了清考制度。”

然而,取消“清考”,又诞生了一种新现象,那就是“求情送礼风”。

高海波告诉记者:“取消了清考,学生‘挂科’以后就必须要进行课程重修。但是课程重修需要一年时间,会耗费学生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为了避免重修,很多学生会在考试结束后当面或者打电话,向任课老师求情。大学生与中学生不同,具有更强的社会性,不像中学时那样有畏惧感。几乎每位老师都有过被学生求情的经历,由于学校对学生求情没有严格的制度约束,使求情送礼之风在学校蔓延!”

武汉理工大学外语系副教授水小重称,这种现象“在大学里非常普遍”。“尽管从道理上说,很难让人接受,可有学生找上门来,老师还是会有恻隐之心,经不住学生的求情;有的老师也会收下学生送上门的礼物,判卷时提高学生的分数。”

记者了解到,在武汉一所以体育类专业为主的高校,由于文化课不被学生重视,就有老师公开提出,挂科之后,一门课需要送两瓶好酒、两条好烟、一千元钱,老师方可开方便之门,让其补考顺利通过。虽然老师给出的理由是想藉此恫吓学生,考虑到经济压力,不能贸然挂科。但是,如此以来,老师的形象大打折扣,师德也备受质疑。学生挂科, 家长买单

近日,在湖北省直机关工作的一位家长,向记者哭诉了其几近崩溃的经历。她的小孩从武大附中以较高的高考分数被一所重点工科大学录取。然而,临毕业之时,方知有十二门功课没能修满学分,学校不准其毕业。于是,学校辅导员带领她一一造访十二名任课老师,她就像“祥林嫂”一样,反复陈述其家庭变故的不幸经历对孩子学业的影响。为了让孩子顺利毕业,最终花了几万元钱,自己的心理防线被彻底击垮。过去以孩子成绩优秀为荣的精神支柱轰然倒塌。她对记者说,学校事前干什么去了?为何要等到不能毕业方才通知家长呢?她认为,个别高校老师失去了教书育人的师德,把赚钱当成了主要任务。

这种学生“挂科”,家长买单的现象并不是个例。近日,我国第一所民办本科高校福建仰恩大学“挂科门”事件曝光,源自该校学生发布在网络上的一份“不交钱,挂你科”的电话录音。录音中可以清楚地听到学生与老师讨价还价的全过程。针对老师以“挂科”之名对学生进行勒索这个个案,记者对20名湖北几所高校学生进行了一次采访调查。

其中有8人认为“身边存在学生挂科后向老师送礼求情的情况”;13人认为“如果挂科,自己会考虑向老师求情”;18人认为“学校有必要制定有关政策限制学生向老师送礼的行为”。

这20名学生分别来自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以及咸宁学院,他们每年的学费从4500元至15000元不等,而每月的生活费平均在800元左右。除去寒暑假以每年8个月的在校时间计算,大学期间每年的固定开支最少也需要12000元。那么由送礼产生的经济开销,学生会如何解决呢?在这个问题上,20人竟无一人选择“通过打工,勤工俭学,奖学金”。近半数受访学生选择“直接寻求家长帮助”。这部分“额外开销”也自然就转嫁到了家长身上。

“挂科”本应起到警醒学生和授课老师的作用,但记者发现,无论一门课的“挂科”学生有多少,很少有老师因此受罚。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一所名牌大学有门课竟有50%的学生“挂科”,可这门课的任课老师竟没有受到任何处理。

该校几名学生愤怒地对记者表示,由于老师只重视科研,不重视教学,学生多次联名要求换任课老师,可学校竟以老师不存在教学水平问题为由,拒绝了学生的正当请求。

谁来追究教学质量、师德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高校对“挂科”学生,往往采取暂扣毕业证、学位证的措施,目的在于起到警示、督促之用。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看结果,忽视分析学生挂科的具体原因。大学对学生一般实行“放养式”的教学方式,由于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匮乏,并且在大学里难以获得老师指导,导致挂科现象的出现。

此外,通过记者调查,6成学生认为大学生挂科现象与老师的教学质量有关。

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09级陈同学说:“学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在出题时一般会采取‘阶梯难度’,用来判定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但如果在某一门课程上出现大面积的挂科,我认为和老师的授课水平是分不开的。而且学校在课程安排上我认为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说有的课程难度很大,但是学校却安排相对较少的课时,一本1500页的书,一个学期就要上完,那教学质量肯定难以保证,学生考试的时候往往感到很困难。”

“学生挂科,显然不是单一方面的问题,确保教学质量,学校应从制度层面上下功夫。”一位受采访的教育界人士如是说。

受访者普遍认为,简单地把“挂科”学生推向社会或家长,这是学校极端不负责任的一种行为。

不少受访学生表示,学生挂科后,学校有责任尽可能的为学生重修课程提供方便。

一些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挂科”学生逐年增多与高校教学质量下滑,老师责任心不强,甚至个别老师师德缺失有很大关系。学校对老师的教学质量的评判,应引进第三方机制。既有权威专家的评估,也有学生、家长的意见,以此确保任课老师的责任心。对师德的评判,不能仅仅看其上了几堂课,更要看其与学生是如何相处的。不少大学扩招后,学生毕业后,师生再无交往,这从一个侧面反映高等教育教学体制的弊端。

来源:工人日报(记者 邹明强 通讯员 尹志远) 编辑:孙迟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南方洪涝灾害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温州公布第二批"7·23"动车事故遇难者名单
财政部:推进预算公开 扩大范围细化内容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