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支永不走的队伍,既是‘访惠聚’的初衷,也是‘访惠聚’的目的。这是一个从‘输血’到‘造血’的过程,也是一个从‘带动’到‘联动’再到‘推动’的完胜攻略。工作组任重道远。”自治区司法厅第三批“访惠聚”住和田县巴格其镇工作组副总领队兼任托万许玛村工作组组长;伊犁教育矫治局(戒毒所)党委书记、局长谷新华这样总结“访惠聚”。
在三年的“访惠聚”大工程中,自治区司法厅为“打造一支永不走的队伍”做了许多创新实践,其中,发挥资源优势,派讲师、教师入村施教,就是他们做的一件大实事、大好事。
要变
和田县巴格其镇有8个村是自治区司法厅“访惠聚”住村单位,因此,其所属的村小学全部享受到了司法厅特有的 “福利”——司法警官学校教师进驻住村学校。
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经过三批工作组人员对各村学校的了解,发现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各村小学的师资力量严重短缺,大多是一个教师带全科,也就是什么课程都有一个教师来教。据统计,这里一个平均30个学生的班,教课的教师不到2人,这与国家教育部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与在校学生数的标准比例为1:19的规定相差甚远,而双语课的教师几乎没有。
为改变现状,自治区司法厅利用拥有新疆司法警官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从今年3月起,组织下派教师入村,进行教学上的精准扶贫。
6月15日,记者在和田县巴格其镇托万许玛村见到了头发已经花白的新疆司法警官学校50岁的高级讲师吾买尔江·艾买提和53岁的阿西木·司马义,他们是第一批下派入村的10人教师队伍中的两名。这10人队伍是由4名高级讲师、2名讲师和4名年轻教师组成,他们两人一组已分别下派到了住村所属的5所村小学。
每天要面对叽叽喳喳、有“十万个为什么”的小学生,这对一个原本培养警察的教师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新课题,就连他们自己都要面对如何适应和接受新环境的问题。
阿西木坦诚地说:“我已到退休年龄了,说实话,当初下派来这里和小孩子打交道,心里多少有些不情愿,只是服从组织分配来了。可是和孩子们在一起相处过后,看着他们纯真的眼睛,感受着他们纯真的情感,才深深感受到了孩子们是这么需要我们。于是我变了,拿出感情,全身心地投入了进来。现在我会说,我们早就应该来了,那样,变化会来得更早。”
改变
巴格其镇托万许玛村小学,有8个班250多名一至六年级的小学生和4个班150多名的幼儿园小朋友。吾买尔江和阿西木做了分工,吾买尔江任第一校长,掌握全盘,同时带一个班的汉语课;阿西木则要带两个班的汉语课,一周16节课。
“不瞒你说,我们跨进学校的第一印象就是脏。”吾买尔江直言。
因为刚过了一个寒假,校园内灰土土的,就连教室的窗门玻璃都从里望不到外。个别学生不讲卫生,衣服脏的、手脏脸脏的,甚至有长期不洗澡的……树立在学校办公室上方的“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造未来” 几个原本红色的大字,也被尘土遮盖得失去了原来的颜色。
吾买尔江和阿西木决定,管理就从“治脏”开始。上班的第一天,他们早早来到学校,拿起扫帚、铁锨打扫起了卫生,从办公室打扫到校园。吾买尔江还爬上房顶,把那几个大字一个个擦出了原有的红色。来上班的老师看到,有的坐不住了,也跟着干了起来;班级里的学生也跟着老师干了起来。就这么坚持着,一天、两天、三天……
他们“就职演说”中的第一要求就是“老师、学生干干净净,教室、校园亮亮堂堂”。对洗脸、洗手、洗澡、更衣都做了细致的要求。之后,吾买尔江和阿西木每天上学时都站在大门口抓落实。
改变了
学校在变。经过十来天的“专项治理”,校园里的土堆沙包铲平了,变成了活动场地;校园里用绿杆红头的木条隔出了一块块空间,空间里种下了花草。而这上千根栏杆都是吾买尔江和阿西带领教职员工、学生一根根做出来的;校园的围墙画上了鲜艳有趣的儿童画;旱厕没了恶臭的味道;班级里窗明几净,金属围栏被擦得白是白、绿是绿;树上挂上了五颜六色的彩旗……校园生机勃勃、一片鲜亮。
学生在变。洗得干干净净、穿得整整齐齐上学去,已成为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事。治理初期,别人都按要求做了,只有小艾力成为最后一个不洗澡,不换衣服的“钉子”。经查问,得知小艾力家境贫穷,顾及不到他。于是,吐尔逊·卡地尔专门为艾力买了新衣服,把艾力领回他们的住宿,亲自为这孩子洗了澡,换上了新衣服。
自从来了警察老师,学校的各种活动多了起来,各种文体娱乐比赛把学生和老师的心凝聚了起来,学生的到校率大大提高了。
住村干部和老师在村委会里建立起的业余学校,成了孩子们最乐意去的校外俱乐部。住村干部也加入到了教汉语的教师队伍中,他们在这里给孩子们教汉语,又从孩子们那里学到了维吾尔语。
孩子们从这些警察老师身上感受着点点滴滴的正能量,长大当一名警察的梦想更加强烈了。
“这里的孩子也给我们上了一堂大课,让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奉献和收获。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减肥成功,瘦下来了10公斤。”说到这,吾买尔江哈哈大笑着,很满足的样子。
结束采访时,正巧遇到在喀斯皮村任教的司法警官学校学生科的吐尔逊·卡德尔来托万许玛村办事。
他告诉记者,他所在的村小学有466名学生,只有14个教师,他们就利用资源优势从和田师专找来学生支教,既援助了学校,自己又得到了社会实践的锻炼机会。今年,他们专门开办了疆内疆外内初班辅导班,利用节假日为18个六年级应考学生进行了辅导。学生参加了统考,考试成绩明显上升,和田县多所中学都希望他们去该校就学。
谷新华说:“其实,每个住村干部都有一段不寻常的心理历程,我们在付出中改变着、成长着,我们的村在付出中改变了、成长了,这种改变让我们欣慰,也让我们骄傲。”(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毛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