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少数民族人名中的这个“点”,中央和新疆做了这么多!

来源:天山网
2016-06-24 13:14:11
分享
 
 

撰文 /郑言江

言江说ID:xj-talk

今年3月28日,自治区召开“民族团结进步年”动员大会,张春贤书记指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要找准民族感情的共鸣点和群众利益的结合点,既要从大处着眼,顶层设计;又要从小事入手,破解难题。大会针对各族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推出二十七项重大举措,郑言江(微信号:xj-talk)观察为您带来落实“二十七项重大举措”的进展和展望。

为了少数民族人名中的这个“点”,中央和新疆做了这么多!

6月23日上午,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年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自治区少数民族证件标准化和人名使用规范工作的进展情况,会议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成立新主持,首先由自治区副主席朱昌杰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介绍了相关进展情况,之后,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翻译局)主任迪木拉提·木沙,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自治区社会保险管理局局长韩成,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阿依夏木·玉努斯回答了媒体的提问,下面是郑言江(微信号:xj-talk)整理的问答干货:

1、怎样推进身份证号码为唯一信任根

南方都市报记者:朱昌杰副主席刚才在通报中提到要推行居民身份证号码为唯一信任根,居民身份证中有没有少数民族人名使用不规范的问题?新疆在推进信任根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朱昌杰:第一代居民身份证的底版为手工打印或手写,在制作过程中存在少数民族人名填写不规范的情况。2006年开始集中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少数民族人名设置为一行,字符、字节均能满足少数民族人名登记录入需要,制证信息全部由常住人口信息库提取,不会出现人工误差。截至目前累计制发2440.9万张,每年申领、换领约150万张,不存在少数民族人名使用不规范的问题。在一些偏远山区、牧区,还有个别年龄较大、不常出门的群众没有及时换领,其持有的第一代居民身份证信息还存在父名缺失、错字漏字等情况,我们已安排各地公安机关梳理排查,主动联系,及时换发。

为了少数民族人名中的这个“点”,中央和新疆做了这么多!

《居民身份证法》第三条规定,“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由公安机关按照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编制”,建立基于此的信任根制度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主要做了三项工作:

一是按照公安部要求,从2014年开始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户口清理整顿专项行动,已完成全区居民身份证重复号码清理,注销了一批重复户口和应销未销户口,纠正了一批户口登记项目差错。

二是建立健全全区集中统一的常住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和人口基本信息资源库,公安机关与人社、民政、国税等多个部门,建立了人口信息数据共享机制,及时提供信息服务。

三是自治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各个领域已经将居民身份证作为办理相关业务的必备证件,并在窗口配备身份证读卡器直接提取居民身份信息,避免人为录入错误。

2、在少数民族人名音译转写上是怎么做的

新疆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规范少数民族人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音译转写工作是实现少数民族证件标准化的关键一环,目前开展了哪些工作?

迪木拉提·木沙:每个人名代表一个人,书写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他的社会生活。随着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越来越多,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音译转写少数民族人名就越来越重要。少数民族人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音译转写工作是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一项重要职能。按照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我们从进一步规范和统一少数民族人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音译转写标准的角度,重点开展了三项工作。

一是组织新疆社会科学院、新疆大学、自治区教育厅、文联等部门的专家学者,就《少数民族人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音译转写规则》进行研究讨论,并正在筹备编纂出版《少数民族人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音译转写辞典》,作为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抓紧推进实施。

二是对《〈少数民族人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音译转写规则〉使用手册》进行集中修订并重新出版发行,解决手册收录人名太少、发放数量不多、不能完全满足群众需要等问题。

三是组织专家赴南北疆,并联合医疗卫生、公安、教育等部门举办少数民族人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音译转写骨干培训班,重点解读《少数民族人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音译转写规则》和《转写对音表》,明确要求公安、教育、医疗卫生等部门严格按照规范填写。

3、为156个名字超过16个字符的人找到国家人社部

中央电视台记者:请问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采取了哪些措施开展少数民族证件标准化和人名使用规范工作?有群众反映自治区社保卡不能显示字数较长的少数民族群众人名,你们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为了少数民族人名中的这个“点”,中央和新疆做了这么多!

韩成: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社保卡是各族人民群众享有社会保障权益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重要证件之一。目前,自治区社保卡支持人名长度为16个字符,基本上能够容纳参保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参保群众的人名字符长度。经统计,全区人名超过16个字符的参保人员有156人。我们协调国家人社部同意增加字符,目前正抓紧时间为这部分参保群众制作社保卡。在此期间采取发放临时卡的办法,保证他们能够及时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

第一个问题,自治区人社厅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主要做了五件事:

一是进一步加强了与公安部门的合作,定期交换数据,动态维护社保卡身份信息,以居民二代身份证信息为唯一信任根,保证了少数民族群众人名使用在社保领域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二是从今年4月15日至5月31日开展了为期一个半月的走进社保卡专项行动,更正少数民族群众人名间隔号使用不规范的数据20余万条,占清理规范数据总量的86%,制发规范人名的社保卡和临时卡9.6万张。

三是对已发放的社保卡进行了信息比对和数据校验,对部分参保人员参保信息与本人身份证信息不一致的,及时纠正并更换了社保卡。

四是针对部分证件和表格的人名字符长度不够一行填写的问题,对参保人员的《退休证》、《工伤证》、《医疗费用单位申报确认表》等“两证六表”进行了重新改版,准备印制《退休证》和《工伤证》13万本。还在各业务窗口配备了27台身份证识别器,将居民身份证信息作为办理业务的唯一信任根。

五是向下发专项工作通知,要求各级人社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细化责任、建立工作机制,做好少数民族群众证件标准化和人名使用规范工作。

4、完善规范出生证明签发登记和医疗一卡通使用

澎湃新闻记者:请问医疗卫生领域少数民族人名使用不规范问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对老百姓有什么影响,有什么针对性措施?

阿依夏木玉努斯:主要表现在《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登记及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一卡通使用这两个方面。

全区医疗保健机构在签发《出生医学证明》时都能按要求使用《少数民族人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音译转写规则》。还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签发工作。

目前农牧民看病报销使用的凭证已由试点之初的合作医疗证(一户一本)替换为新农合一卡通(一人一卡),都是由维吾尔、汉两种语言文字印制的。各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上“患者人名”设置栏里均可以输入30个以上字符,基本上能够满足需要。在实际中也发现,由于新旧证件更换、系统的更新或人为疏漏等多方的原因,的确存在录入少数民族人名不规范或错误等问题,不同程度上也影响了老百姓看病就医和报销。由于部分签发机构在签发出生医学证明时,没有及时填写人名或书写不规范,也给少数民族群众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重点做好: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各族群众依法主动领取《出生医学证明》的意识;进一步加大对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培训力度,确保各级签发机构在签发登记《出生医学证明》时规范填写少数民族人名;进一步完善《出生医学证明》和新农合一卡通信息化管理系统,要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在信息系统人名设置栏中增加字符,满足少数民族群众人名书写需要;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在挂号、收费、导医等窗口设置双语服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