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已形成450个特色产业项目
力争到2020年,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产值超过50亿元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培育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关键。从我国农业发展的经验看,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均采取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
“十二五”期间,西藏自治区政府逐年加大农牧业特色产业投资力度,加快农牧特色产业升级。截至2013年年底,我区在农牧业特色产业项目建设上的投资累计达30.37亿元,初步形成了“七区七带”的农牧业特色产业格局。
目标
我区将立足资源与产业优势,走有“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力争到2020年,自治区农牧民示范合作社能达到100家,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县(场)达到15个,全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产值超过50亿元,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达到10家。
依托特色产业
初步形成“七区七带”格局
“十二五”期间,自治区政府逐年加大农牧业特色产业投资力度,加快农牧特色产业升级。截至目前,在全区7地(市)74个县(区)安排实施了青稞、蔬菜、牦牛、绒山羊、藏猪、藏鸡、奶牛、绵羊、水果、林下资源等12类共450多个特色产业项目,先后建设特色产业生产基地200多个、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10个,开发了青稞深加工系列产品、山羊绒制品、牦牛奶制品等32个。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七区七带”的农牧业特色产业格局,为推动农牧业发展和拉动农牧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截至2013年年底,我区在农牧业特色产业项目建设上的投资累计达30.37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9.92亿元,财政产业基地扶持资金10.85 亿元,龙头企业和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企业扶持资金5.43亿元,科技投入农牧业发展资金4.17亿元。”自治区农牧厅相关项目工作人员说。
扶持培育龙头企业
推动农牧民持续增收
为促进全区农牧民增收,政府部门十分重视农牧业特色产业建设。2013年全区累计扶持和培育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地(市)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1家,其中自治区级以上龙头企业24家(包括国家级8家)、地市级龙头企业77家。
自治区农牧厅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自治区级以上龙头企业产值达21.2亿元,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36.5%,龙头企业和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带动农牧户6.1万户共20多万人,解决当地农牧民就业1.2万人。
“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基地建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自治区农牧厅相关负责人说,到2013年年底,全区农牧业特色产业实现农牧民增收11.82亿元,受益人群175.4万人。其中户均增收3263.1元,人均增收674元,年均增幅达22.26%”。
立足资源产业优势
打造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
“十二五”特色产业项目已初具规模,并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全区农牧民增收。但是,由于我区农牧业资源空间不足、基础设施落后、防抗灾能力差、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经营水平低等原因,我区农牧民增收并未形成长效机制,因此,接下来最重要的是立足我区资源与产业优势,走有‘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自治区农牧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力争到2020年,自治区农牧民示范合作社能达到100家,农牧民入社率达到60%以上;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县(场)达到15 个,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0%,全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产值超过50亿元,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达到10家。从而推进城镇化建设,努力把西藏建设成为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