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第一次见到拉巴次仁,是在他公司的院子里。当时正逢元旦,拉巴次仁带着价值20余万元的生活物资,给桑珠孜区城南街道办的200名贫困户送温暖。
“我是农奴的后代,全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发家致富,更应致富思源、回报社会。”日喀则市政协委员、桑珠孜区工商联副主席、日喀则市吉康建筑有限公司董事长拉巴次仁告诉记者。
从农奴后代到国家工人
1960年,拉巴次仁出生在日喀则市教武场居委会一个农奴家庭。小时候,拉巴次仁有兄弟姊妹七人,生活艰苦。
岁月流逝,拉巴次仁每天跟随着父母的背影,听着以前农奴悲惨的生活,在日喀则宗山脚下,一步步成长。8岁那年,拉巴次仁有了自己的课本、笔和书包,这把他乐坏了,也为他打开了一扇知识的大门。可惜的是,由于受那个时代环境的影响,不到一年,拉巴次仁就退学了。几个月后,开始了他长达6年的学徒之路。“1970年至1975年,我在日喀则市铁器厂当学徒工,当时每天工资是五角钱。”拉巴次仁回忆道,“但正是那几年的学徒生涯,为后来我进步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5年的一个普通日子,却成为了拉巴次仁人生的第一次转折。那天,教武场居委会工作人员来到他家,告诉他可以去东嘎水泥厂当工人,领一份成人工资。原来,党和政府有照顾贫困家庭的优惠政策。拉巴次仁一家人口多,收入来源少,加上拉巴次仁在铁器厂当学徒,一直表现很优秀,所以居委会就把他纳入到优先解决就业的范畴。就这样,年仅15岁的拉巴次仁成了一名水泥厂工人。
之后,拉巴次仁由于工作积极、表现好,年年受到厂里表扬和奖励,1980年他被调到日喀则公路工程队工作。1993年3月,拉巴次仁被工程队派到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参观学习。那次的内地之行,让拉巴次仁大开眼界,也让他走上了一条艰苦创业之路。
从“下海”单干到企业老总
上世纪90年代初,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大变革之时。1993年的内地行,让拉巴次仁学到了不少的致富门道和知识。
1994年6月,日喀则地区公路工程队为扭转企业连年亏损的局面,响应中央减员增效的政策,鼓励单位员工“停薪留职”,俗称“下海”。拉巴次仁在一番思想斗争之后,决定打报告“下海”单干。“当时我看到来日喀则旅游的人日益增多,而客运量有限,于是将目标瞄准了有着广阔前景的客运市场。从城关营业所贷款3万元买下一部二手北京吉普汽车,跑客运。”回忆起当时的“冲动”,拉巴次仁还心有余悸:“那可是3万元贷款啊,如果失败,我这一辈子都还不起。”
拉巴次仁怀着忐忑的心,开着自己的小吉普上路了。不管刮风下雨,他来回奔驰于日喀则—江孜—拉萨,像不知疲倦的机器。由于他干活勤快、服务态度好、客源稳定,当年拉巴次仁的纯收入就有5000元左右。虽然辛苦,但比以前一个月几十元的工资,划算多了,这更加坚定了他继续创业的信心。
1997年,拉巴次仁又瞄准了自己的老行当——建筑业。先是置办翻斗车,接着成立了一支30多人的小建筑队,搞砂石运输、修水渠等。
本世纪初,党和中央出台了关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当时,拉巴次仁的建筑队得到了政府的帮助。2002年,他正式注册资金618万元,成立“西藏日喀则吉康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现如今,公司已发展成为日喀则市著名的建筑公司。
每张奖状就是一份荣誉
“这是我创业以来的第一份奖状,也是我最珍贵的奖状。”拉巴次仁指着一份有些“年头”的奖状告诉记者。上面写着:“为当嘎村挖井,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为表谢意,特发此状和荣誉证书。”那是1999年,他的建筑队刚刚成立,承包到岗巴县的一个小项目,并在岗巴县龙中乡当嘎村采挖砂石。在施工过程中,拉巴次仁发现,村里没有水井,人畜饮水非常困难,水比油贵。他拿出17000元钱,在村里老人的指点下,找准水源,前后花了十几天,打了一口6米深的水井,解决全村100多人和3000多头(只)牲畜的吃水问题。为感谢拉巴次仁,岗巴县为他颁发了奖状。
“年楚河流域抗洪救灾,重建家园先进个人”、“自己致富了,不忘扶贫工作先进个人”、“扶贫先进工作者”、“热心帮扶奖”……每一份奖状,记载着拉巴次仁的每一份荣誉。
为萨迦县孜松乡贫困户修建住房、为桑珠孜区实施“百户搬迁”工程、修建年楚河与雅江交汇处的“丁字水坝”、修建桑珠孜区敬老院……十几年来,整个日喀则市都留下了拉巴次仁勇于致富思源、回报社会的身影。
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来,拉巴次仁累计为社会为人民无私奉献近800余万元。
“今年7月,我公司自己打造的酒店就要开张了。我相信,在党和政府好政策带领下,公司会越做越大,那份责任也会愈加坚定。”采访结束时,拉巴次仁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