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禄劝公务员义务修路26年 建起了4座桥

2012-02-23 10:39:44 来源:昆明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昆明禄劝公务员义务修路26年 建起了4座桥

昆明禄劝公务员义务修路26年 建起了4座桥

他,26年来利用周末、节假日,风雨无阻,从不间断地给辖区内的老百姓义务修路,只为了老百姓出行方便;他,26年来共义务建桥4座,修补了共计百余里的山路8条;他,是禄劝县地税局一名普通的公务员——孙显才。

初春的清晨,天气格外寒冷,在通往禄劝县大红山村的山路上,一个消瘦的身影正挥舞着锄头,修补坑洼不平的山路。26年来,同一身影不断地出现在禄劝县辖区内的山路上,这个背影属于孙显才,一名禄劝县地税局普通的公务员。

今年48岁的孙显才平日里少言寡语。在26个春夏秋冬里,除了完成单位的本职工作外,他还利用周末、节假日等时间,用锄头、铲子、大锤、钢钎为禄劝的老百姓建起了4座桥、修补了共计百余里的山路8条。

大红山村是禄劝县的一个贫困村,村里200多位村民到县城赶集仅靠一条曲折的无名山路。这条山路因长期受到雨水冲刷,变得坑坑洼洼、泥泞难行。再加之石头较多,村民出行经常会摔跤、崴脚。村民出行难,让身为禄劝县地税局的公务员孙显才很揪心。他从市场上买来了大锤、錾子、钢纤等工具,日晒雨淋,为村民义务修起了山路。

大红山山路上石头比较多,修路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几百斤甚至上千斤重的石头。为了凿开它们,孙显才先后凿断了5个錾子,挖断了一把锄头。有时候,他还自掏腰包到劳务市场雇佣帮工一起修路。4个月后,大红山村的山路焕然一新。村民们赶集后,沿山路回家所需要的时间,比以前缩短了半小时。

大红山村的山路,并不是孙显才修补的唯一一条山路。26年来,每逢周末、节假日,他修路的身影总出现在禄劝县辖区内的山路上,风雨不改。如今,孙显才成了村民叫不出名的“修路人”。有时候,一些村民看见他修路,还会要求他去修补自己村里的道路。

面对自己的付出,孙显才很淡然。他说:“小时候,我便跟随爷爷修路、搭桥。当时,我不解为什么爷爷没有酬劳还修得那么用心。爷爷总是告诉我,修路是为大家做好事,没有报酬也开心。参加工作后,我继承了爷爷这份修路的‘事业’。如今,每当我看到村民一个个轻快地在我修补过的路面上行走时,我就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特写

大山深处的幸福修路人

修路,这个词无疑在孙显才心里有着很重的分量和烙印。26年来,他放弃了周末、节假日,自掏腰包购买工具、雇佣村民帮忙;他不仅忽略了对家庭的照顾,甚至在女儿大病初愈时带上她一起修路。如今,孙显才成了禄劝县小有名气的“修路人”。但大家只知道他义务修路、搭桥的善举,却没几个人能叫出他的名字。有人曾问孙显才:“你修了26年的路,为的是什么?”他笑了笑没有回答,但幸福溢满了脸颊。

“子承祖业”义务修路

孙显才家修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其曾祖父。

很久以前,孙显才家不远处有一条叫“大河坝”的河,是村里进出的捷径通道,周围的村民种地、积肥、放牧都会经过这里。一年雨季,暴涨的河水把河上的桥冲断了,孙显才的曾祖父知道后,就用家里维系生活的口粮换了几棵大树,好吃好喝地找来几个村里人,从大山深处将大树砍倒、运回、修整好后运到河边。但由于河太宽,树不够大,桥还没有搭成,曾祖父就带着遗憾去世了。

1988年,孙显才的爷爷子承父愿,在积极组织村民集资的同时,又到处争取到一些修桥的补助资金,好不容易在“大河坝”河道上建起了一座钢架桥,完成了孙显才曾祖父生前的愿望。爷爷曾告诉孙显才:“曾祖父生前为百姓不知修了多少路、架了多少桥。如今,我也传承曾祖父的善举,一生义务修路、搭桥。”

一次又一次地跟随爷爷修路、搭桥,看着爷爷每次累得满头大汗,又没有报酬,年少的孙显才十分不解。每当这个时候,爷爷总会慈祥地摸着他的头说:“修路、补路是为大伙做好事,是不用讲报酬的。”爷爷的话,在孙显才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如今,每当遇到泥泞的道路和无桥的小水沟,孙显才都会习惯地把路修好、桥搭好,以方便村民出行。这种“习惯”一干就是26年。

26年善举鲜为人知

踏上大红山的山路,道路两旁的土堆至今还有孙显才挖掘过的痕迹。

采访中,73岁的大红山村民王大爷路过时一眼就认出了孙显才。大爷高兴地说:“虽然我叫不出你的名字,但我知道你就是那位修路的。自从你修补了这条山路后,我们上山下山方便多了,真是太感谢你了。”

同王大爷一样,禄劝县有很多村民都因修路认识了孙显才,但却叫不出他的名字。

一次,由于连降暴雨,禄劝县马鹿塘乡一个叫嘎里度的地方山体滑坡,几十方碎石泥土把通向小镇的道路埋没了,人们只能绕道远行。孙显才得知后,二话没话,拿上工具和干粮,急匆匆赶赴现场,靠一把镐头、一把铲子,整整花了三个星期,才把道路清理顺畅。期间,不断有路人询问他:“承包这项工程多少钱?工时费多少?你是不是政府派来的道路维修员?”甚至有些人还对他冷嘲热讽,以为他脑子有问题。面对这些误解,孙显才早就习以为常,他说:“我的衣着和模样,就像一个养路工,这没有什么。”

孙显才修路、搭桥的善举一直不被单位的同事知晓。一直到2009年10月,他被禄劝县老年人协会授予“修路模范”荣誉称号时,单位的干部职工才知道他的事迹。

自掏腰包购买工具

26年里,孙显才也不知道自己究竟为修路付出了多少,花费了多少。

修路、搭桥时,孙显才都是自己购买锄头、大锤、錾子、撮箕、箩筐等工具。有时候,遇到几百斤重的大石头“挡路”,他还会花钱雇佣村民来帮忙,一起上山将石头撬出、解小、修整成型、砌成挡墙,或把土路铺成石路,或把木桥变成石桥。

“原来每天每人的工时费只要50元,后来提到80元,甚至100元才有人肯干。”孙显才说。然而,修路成本的增加,并没有让他为百姓多做好事的信念动摇一丝一毫。仅仅依靠自己公务员的工资,平日里的生活,孙显才和女儿过得紧巴巴的,但路却越修越上档次。平常用沙土可以填埋的坑洼,有条件的情况下,他要用石头填埋;修好山路后,在山路两侧挖出一条条排水渠道……“这样做,山路被雨水冲刷后,才不会再次形成坑洼。”孙显才得意地说。

有人曾问孙显才:“你修了26年的路,为的是什么?”他笑了笑没有回答,但幸福溢满了脸颊。也许看着自己双手修补过的山路从山脚蜿蜒至山腰,看着村民及过往行人充满感激的眼神和善意地招呼时,那种成就感和幸福感是旁人永远无法体会的。

一边修路一边照顾病愈女儿

生活中,为了修路,孙显才忽略了对家庭的照顾。甚至为了修路,妻子也离开了他,留下一个女儿交由他照顾。一直以来,他独自带着女儿生活,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

在女儿心中当个好父亲,是孙显才最大的愿望。然而,为了修路,有时候他只有带着10多岁的女儿,一同上山修路。“我没有花多少精力在家庭上。对于女儿,甚至一起沟通交流的时间都很少,我亏欠她真的太多,实在对不住她。”谈及家庭,孙显才愧疚地说。

2009年7月,孙显才9岁的女儿在家不慎摔伤造成脑淤血,到昆明做手术住了一个多月的院。期间,为了照顾女儿,他放弃了很多,就连单位组织到北京、华东五市考察学习的机会,他都放弃了。这时,大家都认为他不会再去修路了,可没想到,女儿的病情才稍好一点,这个大家熟悉的身影又出现在山路上。唯一不同的是,身影旁多了一个纤小的身影。

当时,禄劝县面临干旱,孙显才决定从马豆沟水源处多挖几眼井,以供村民接水。然而,由于女儿受伤,他的工程做到一半就停止了。一个多月后,他之前挖好一半的井被枯枝败叶、碎石淤泥填没。为了让工程及时完工,他将大病初愈的女儿带上,一边照顾女儿,一边掏井引水……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是认识孙显才的人给他的评价。(蔡晓磊 肖晴 通讯员 李德兴)

来源:昆明日报 编辑:宁波

编辑: 宁波  标签:    

精彩热图

12克拉罕见粉钻

时尚“孕”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