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委组织部真情帮扶剑川脱贫致富
宽敞的214复线
“多数山民,今天仍是一把斧子、一把种子、一把火的生活习惯。一把斧子砍树毁林,一把种子、一把火进行刀耕火种。生产水平十分低下,1984年平均亩产174斤,1985年仅150斤,有时连种子也收不回来……”这是1986年第8期《大西南文学》刊发的一篇报告文学里,对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象图乡贫困面貌的真实记录。
剑川县的贫困,牵动着省委组织部干部职工的心。为了让这个集民族、高寒、革命老区为一体的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掉队,1986年,省委组织部决定挂钩帮扶剑川县。
“剑川一日不脱贫,组织部一日不脱钩。”省委组织部用实际行动不断践行挂钩帮扶时的诺言。28年来,省委组织部始终把剑川县各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为剑川发展谋划。长期挂钩帮扶中,建立了“部长亲自挂帅,副部长直接负责,办公室做好日常工作,下派干部具体抓落实”的帮扶机制。部领导和各处室人员经常深入剑川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谋出路、谋发展、谋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