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的延续:在现代与传统之间
可能一般人并不知道,巍然屹立近千年的保国寺大殿,其实是座“歪殿”。
据说,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的一场可怕风灾,使得支撑殿身的四根内柱不同程度北倾,整个大殿向东北方向倾斜。
大殿的倾斜,其实与大殿采用拼合柱有着密切的关系。保国寺大殿的4根内柱统一采用“四段合”,柱身下部使用拼料嵌瓣,呈八棱的外观,故也叫瓜棱柱,柱子上部则取消四段镶瓣木块,只余四根主拼料。很明显,相对实木柱,拼合柱存在先天的承载力不匀与分散倾向;四根拼料主要靠井字栓整合,一旦栓子发生损坏,便有外散的危险。
上世纪70年代,大殿的东北角柱、东中前柱以及东南内柱都经过抽换,但1997年以来每年两次的倾斜测试表明,其倾斜情况一直存在,虽无扩大趋势,但各柱仍存在程度不同的歪扭变形。
显然,经历千年的风雨,保国寺大殿虽经多次修缮,但文物建筑存在的许多问题,传统方法已难以解决。
其实,早在1975年的大修中,保国寺就开始了科技保护文物建筑的探索。当时,对内部已蛀空,但外表皮层尚好的柱子、梁枋,采用掏空里面糟朽部分,用高分子材料灌填的办法予以加固,不但恢复了梁柱的原有载重力度和刚度,更重要的是保存了宋代的木构件。
保国寺大殿的这次维修,是我国第一次将高分子材料用于木结构古建筑的维修并获得成功的范例。从此,高分子充填料作为一种新的维修材料在我国的古建筑维修中广泛应用。
2007年,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启动大殿科技保护监测项目,对大殿材质、沉降、变形、环境等要素实施高科技的动态监测。截至2010年底,共收集环境数据5万余组。
监测发现,大殿虽存在总体向东北方向倾斜的趋势,部分构件存在残损或构件隐患,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保国寺大殿“基础”非常扎实。通过对大殿建筑范围内的岩石、地下水、暗河等的详勘,发现保国寺大殿地基历经千年仍无不良地质作用,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保国寺大殿科技保护监测系统采集到的丰富的文物建筑信息,为保国寺大殿及其他中国南方木构文物建筑的保护、维修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比如,自然环境中的温度变化对文物建筑有很大影响。保国寺文物建筑的主要材料是木材,自身含有一定的水分。环境干燥时,木材中水分减少,木材会发生收缩和干裂;而环境湿度高时,木材吸收水分会产生一定膨胀。长期胀缩变形产生的内应力和位移,对建筑有一定的损害作用。
为科学监测温度、湿度对建筑的影响,保国寺在大殿内布设了9处温湿度监测器。检测结果表明,保国寺大殿内的环境湿度一直较高,年平均湿度在70%以上。大殿木构件含水率检测结果显示,有的柱子含水率达到22%,斗拱最大含水率达到26%。
气温高、湿度大,木质内部湿软,这是造成保国寺大殿木构件腐朽、虫蛀的主要原因。
白蚁是古建筑的一大隐患。保国寺的建筑几乎都遭到白蚁的危害。上世纪70年代以来,多次组织采用氯丹油剂等药物防治白蚁。但以前的方法未能清灭白蚁的蚁巢,治标不治本,而且药物污染环境。
2008年,保国寺启动白蚁监控诱杀系统,即“心居康”白蚁族群灭治系统。这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先进和环保的白蚁防治技术之一。这个系统的原理很简单,在地上或地下设立诱饵站,诱使工蚁吃下一种饵剂,造成它无法完成蜕皮,直至死亡,而其他依靠工蚁喂食的蚁后、兵蚁、幼蚁,就会因此饿死。新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在群体水平上消灭白蚁;不直接施药于建筑材料,可使木构件免遭破坏;此外,利用诱杀站作白蚁活动监控系统,可以对白蚁的发生、危害作长期的监控。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由于白蚁危害导致的保国寺古建筑“骨质疏松症”有所缓解。
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在全国率先把多系统、跨学科的数据信息采集技术集中应用于文物建筑保护,开创了利用高科技手段、多学科共同进行监测与保护的新阶段,在国内属于领先之列,并获得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肯定。
从“修”到“养”,从“治”到“防”,从“抗灾损”到“控灾损”,保国寺成功完成了古建筑保护的理念转换,科技保护理念已经成为保国寺文化遗产“延年益寿”的第一保护力。
50年,浓缩了千年的传奇与呵护。作为宁波第一处“国保”,从文保所到古建筑博物馆,保国寺风雨兼程的50年,凝聚了宁波文物事业的发展历程;从全市唯一一处到22处“国保”,见证的是一种深沉的历史担当与文化责任。
这种担当与责任,让人有理由相信,保国寺大殿的千年大修,必将创造古建筑历史的新的“传奇”。
来源:宁波日报 编辑:宁波 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