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市区快速路网建设规划
交通“两难”,顾名思义:行路难,停车难。
最近,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做了一份关于杭州交通的调查,其中,有37%的受访者完全认同杭州交通日益拥堵,有74%的受访者基本认同杭州交通日益拥堵,而同时还有70%的受访者表示,杭州交通拥堵是一种常态。
那么,面对日益拥堵的现状,杭州会怎么做?今年会有哪些措施可以立竿见影?
昨天,记者从市政府召开的“全力推进综合整治、努力缓解交通‘两难’”动员大会上获悉,2011年,杭州市将从四大方面缓解交通“两难”。
加快快速路网建设
按照“十二五”期末杭州市区快速路形成“三纵五横”网络体系格局的总体目标,2011年快速路网及配套主次干道建设计划开工9项、续建8项、完工5项:
开工“五快一延伸一路一接线一匝道”等"9"项工程
“五快”指五条快速通道,即:德胜快速路东延工程(沪杭高速公路~文汇路)、吉鸿路(绕城西线~留祥路)、通城快速路(机场路~绕城南线)、彩虹快速路萧山段(萧山界~绕城东线)、风情大道南延伸线;“一延伸”指体育场路东延伸;“一路”指同协路(德胜路~沿江大道);“一接线”指九堡大桥南接线工程;“一匝道”指钱江三桥滨盛路匝道工程。
续建“三快一桥一隧两路一接线”等"8"项工程
“三快”指三条快速通道,即:德胜高架西落地工程、机场路改建工程、彩虹大道滨江段工程;“一桥”指之江大桥及接线工程;“一隧”指紫金港路隧道; “两路”指余杭塘路、沿江大道;“一接线”指九堡大桥北接线。
完成“一桥一隧一路一接线一匝道”等"5"项工程
“一桥”指九堡大桥及北接线高架主体;“一隧”指半山隧道及其接线;“一路”指九沙大道;“一接线”指沪杭高速与沿江大道连接线工程;“一匝道”指石德立交西北象限匝道。
同时,还将实施延安路、西湖大道综合整治工程。
加大停车场(库)建设
根据杭州市主城区停车场(库)“十二五”规划,2011年,市区计划新增停车泊位50000个,其中公共停车泊位8000个。据市建委介绍,市区停车泊位建设将围绕“还老账不欠新账”的原则实施。
老城区停车泊位将往地下发展
“还老账”主要是指老城区,停车需求大,但停车场(库)又比较少,如市区支小路、医院、学校附近等。
这些区域地面空间已非常有限,在不影响地面功能的前提下,新建的停车场(库)会考虑往地下走,也是如今很流行的立体交通模式,既节约土地,又能综合利用,提高效率。
那么,地下空间要往哪里去找呢?市建委透露,他们会从三个方面想办法。
一是开发学校操场地下停车库。如建兰中学地下停车场,已前期开始新建,新增97个停车泊位,今年内便可完工。
但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在这些里面建停车泊位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市建委相关负责人透露,首先,要注意社会车辆出入不影响学生出行,也就是说,车辆出入口和校门不能开在同一侧。其次,要建相应的排气设施,以保证汽车废气排放不影响学生的健康。另外,建设工程噪音更不能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因此,这种停车场的建设,需在节假日或寒暑假中进行。
二是开发绿地和公园的地下空间。如位于望江路之江路交叉口的望江公园地下停车场,新建280个停车泊位,今年内将完成土建工程。
这些新建停车位,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要保证公园和绿地的休闲功能不能降低,更不能影响居民的出行,当然各种古树、苗木,也不能因此受到任何破坏。
三是大项目带动沿线绿化时,合理开发地下空间。如中东河整治、余杭塘河整治,都顺带考虑,在合适的地方建设地下停车场。
目前,市三医院边上,东河西湖大道交界口,东河沿线8号停车场,将在在今年上半年开工。届时,里面将新建160个停车泊位。该工程就是借助中东河整治而建的。
入城口和景区将建多个换乘中心
“不欠新账”,主要指对新建建筑必须严格按浙江省建设项目机动车停车泊位配建标准和杭州市建设工程停车泊位配建实施细则。同时构建入城口和西湖风景区周边两个停车换乘系统。
入城口将新建多个停车换乘中心。
如在320国道留下立交下,就考虑建一个大型的换乘中心,里面既有公交车换乘点,也有社会车辆的停靠点,同时控制外地车辆。
而风景区也是同样,考虑在其周边多建旅游换乘中心和地下停车库。
据市建委透露,目前他们正在计划黄龙体育中心和人民大会堂,开发改两个地块的地下空间,建设地下停车场。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加快地铁建设
2011年,1号线工程要完成车站主体结构,全面开展车站机电、系统设备安装和车站装修工作,年底前要实现“洞通”、“轨通”、“电通”目标。2号线工程要全面实施东南段土建工程。加快启动建设4号线试验段三个车站和2号线西北段工程。完成线网规划和二期建设规划的报批工作。
推进公交优先
开通BRT快速公交4号、5号(一期)线,尽快形成快速公交网络,构建公交骨干网。新开通公交线路10条,新增公交车辆300辆。
完善公共自行车系统
新增24小时服务点20处;推进2个公共自行车服务基地和50个中心服务点工程前期工作。萧山、余杭、滨江、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投放公共自行车7000辆。
强化水上巴士、出租车功能
结合河道整治,开辟新线路,完善“水上巴士”码头,实现年度营运50万人次以上。加快推进出租车智能服务系统建设,投放200辆新能源出租车投放。
进一步强化交通管理
2011年,我市将创新交通管理思路,按照“严管、削峰、畅流、建网、增效”的原则继续强化交通管理。
一是对城西进入武林商圈,中河高架,过江通道北接线等区域的重大交通节点、堵点,开展区域性交通组织优化研究,推进“时空一体化”项目实施。
二是完善中心城区道路微循环系统的交通组织,在部分道路实行时段性禁左和单向交通组织。
三是加大公交优先保障力度,开展“公交优化年”活动,推进主城区单向三车道的道路设置公交专用道,加大对专用道的管理工作,在有条件的交叉路口给予公交信号优先。
四是改善平面混合交通问题,加快实施局部道路机动车上跨或下穿工程以及人行立体过街设施建设,优化人行过街信号灯设置。
五是加大对酒后驾驶、斑马线不让行、机动车乱变道、乱穿插、乱停车、不按规定使用灯光等重点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
六是加大智能交通项目建设,开展信号配时控制策略研究,优化市区道路绿波设计,继续加强视频监视系统、信号控制系统、非现场执法系统、智能卡口系统等交通科技系统建设。
七是加强停车秩序的执法管理工作,重点规范违停案件查处,对多次违停采取即时强制、违停车主信息完善及违章专项考核等工作。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车辆的巡查管理。
“三纵五横”城市快速路系统
为支撑“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格局,以及“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的发展方向,《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在“城市综合交通”中明确构建“以快速路为主骨架,结合主次干路,组成方格网为基础,环路加放射线,功能明确、级配合理的城市道路网系统”。
其中,主要由“三纵五横”组成联系城市各组团、具有较高通行能力的城市快速路系统。
1、三纵:由南北向的上塘路-中河路-时代大道、石桥路-秋涛路-风情大道、东湖路-通城大道组成;
(1)上塘路-中河路-时代大道(绕城内长约35.3千米):贯穿主城中部纵向快速路,加强主城、江南城之间的联系,北与杭宁高速相连、南可辐射临浦组团;
(2)石桥路-秋涛路-风情大道(绕城内长约35.0千米):贯穿主城中部纵向快速路,加强主城、江南城之间的联系,可辐射临平副城、塘栖及临浦组团;
(3)东湖路-通城大道(绕城内长约32.5千米):贯穿主城东部纵向快速路,加强临平、下沙、萧山之间的联系,对于东部地区发展意义重大。
2、五横:由东西向的留石快速路、德胜快速路、天目山路-环城北路-艮山路、江南大道-机场快速路、彩虹大道组成五横。
(1)留石快速路(绕城内长约20.9千米):为“五横”快速路最北的“一横”,主要由留祥路、石祥路、石大线组成,贯穿主城北部,可辐射临平副城、余杭组团;
(2)德胜快速路(绕城内长约34.7千米):贯穿主城北部横向快速路,基本位于现状主城中心区的北边缘处,其功能主要是联系城西、城北与城东及下沙,是城北地区最重要的东西向交通主通道,可辐射余杭组团、下沙和大江东地区;
(3)天目山路-环城北路-艮山路(绕城内长约30.2千米):从主城中心区穿越而过,西与02省道相连,东至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主城与下沙副城、余杭组团之间的重要联系通道;
(4)江南大道-机场快速路(绕城内长约23.6千米):由江南大道、机场公路组成,一是为了联系萧山国际机场,二是为了加强规划江南城的内部联系;
(5)彩虹大道(绕城内长约28.1千米):为“五横”快速路最南的“一横”,贯穿江南城的滨江和萧山城区,加强主城、江南副城以及江南城内部的联系。
“三纵五横”快速路总长约240千米(绕城公路以内),主要起到联系各城区和外围组团,疏解中心区交通密集区域道路交通流的作用。
2010年缓解交通“两难”工作情况
全力推进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快速路网建设成效显著。至2010年,累计完成建设快速路70.8公里,占规划快速路网总长度的29.5%,开工建设快速路44.7公里,占规划快速路网总长度的18.6%,两项合计占规划快速路网总长度的48.1%。主要内容包括:一批关键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江东大桥和庆春路过江隧道建成通车;半山隧道、九堡大桥、之江大桥和机场路改建工程等快速路控制性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其中,秋石快速路二期半山隧道段主体结构完成,杭玻路~半山隧道南口段完成工程量的70%,半山隧道北口~绕城公路石塘收费口段完成投资额的45%;九堡大桥完成下部结构,主桥完成三跨顶推及合龙,南岸引桥完成顶推及体系转换,桥面板预制全部完成;之江大桥完成桩基717根,完成承台48个;机场路杭甬互通以东段北半幅完工通车,南半幅封闭建设。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德胜快速路西落地工程(上塘河~保俶北路)、彩虹大道(滨江段)、320国道整治、沪杭高速下宁路连接线工程、石德立交西北象限匝道工程、九堡大桥北接线等重点工程开工建设。
二是配套主次干道项目同步推进。同协路、九沙大道、丁桥东路、拱康路等工程如期建成,余杭塘路工程、紫金港路下穿隧道建设有序展开,丁桥、九堡、田园、重机等大型居住区和地块的配套道路工程稳步推进。
三是城市道路微循环系统整治疏通。实施支小路整治,通过截污纳管、上改下、外立面整治、路面平整、市政环卫设施完善、绿化调整等措施,开工64条、竣工24条支小路整治工程。同时,结合河道综合整治,建设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
加快实施停车场(库)建设管理
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配置”的原则,在政府出资建设公共停车场(库)的同时,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杭州停车产业,充分挖掘城市地下空间和企事业单位存量用地资源,结合地块开发建设公共停车场(库)。2010年杭州市区开工建设停车泊位105114个;建成停车泊位41889个。对学校操场下建地下车库进行试点和推广。同时,完善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停车场建设的政策、法规,下发了《杭州市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停车场(库)资金补助办法(试行)》。
进一步加强停车管理,深入推进“错时停车”,目前,全市已有103个社区与113个单位开展“错时停车”,错时利用泊位5775个(社区向单位提供停车泊位5016个,单位向社区提供泊位759个)。
优先发展品质公交体系
1、加快公交设施建设步伐
地铁1号线完成龙翔桥站等6个车站的主体结构,累计完成24个车站的主体结构施工,剩余的7个车站正在抓紧施工。盾构区间工程已有36段隧道安全贯通,盾构已累计掘进58.5公里,占盾构总里程(70公里)的84%。地铁2号线东南段13座车站全面开工建设。公共交通新增15条公交线路,优化32条公交线路。开通运行BRT 3号线一期(丁桥公交中心站至环城北路),BRT4号、5号线进入设计审查阶段。公交一体化继续推进,开通了桐庐、建德、淳安至主城区的城际公交线路。扩大公共自行车服务面积。2010年,市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点总数达2411个,公共自行车6.06万辆,年租用服务量突破7000万人次。拓展水上巴士服务路线。一是延伸运河主城区水上巴士线,将拱宸桥~武林码头延伸到拱宸桥~洑家新村码头。二是调整上塘河水上巴士线,将武林门到华中路水上巴士线分为两条水上巴士线。三是新增二区块水上巴士线,即城中中东河线和城西四港四河线,其中中河从长运路田家桥到河坊街吉祥桥,东河从坝子桥到斗富二桥,四港四河线从武林门到汽车西站(西溪湿地一期)。
2、促进出租车行业健康发展
2010年,我市建立了城站火车站“打的难”激励机制,城站火车站“打的难”得到有效缓解。设置出租车智能扬招系统,建设完成文三路学军中学门口、延安路庆春路口、西湖大道252号等9个智能扬招试点。投入运行出租车综合服务区共7个,日均接待出租车驾驶员达5000余人次,有效“缓解”出租车驾驶员“三难”问题。
着力强化交通管理水平
2010年,我市进一步深化精细化管理手段,不断提高交通组织和管理的水平。一是在动态交通管理上,通过加强信号配时优化,推广潮汐交通组织、左转待转区、直行待驶区、可变车道、可逆疏控法等措施;完善节假日交通组织,推出景区道路单双号通行。二是在静态交通管理上,采取疏导车辆按规停车和严查违法停车手段并举。开展住宅小区地面、地下停车泊位轮流停车工作,推进“错时停车”,另一方面加大违法停车查处力度,市城管执法局和市公安交警局对市中心繁华路段及机动车违停多发区域加强巡查密度。三是在对行人的管理上,制定了《杭州市打造交通文明示范城市三年规划》,并按照规划要求逐步开展了“文明出行、杭州先行”等系列活动。
来源:杭州日报 编辑:张少虎 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