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9号台风“梅花”已经逐渐远离浙江,而在其影响的数十个小时内,浙江沿海地区惊涛拍岸,几米、十多米的浪花不时冲天而起。近年来这个省实施的“强塘固房”工程,着力改造病险海塘、山塘,加固农民危房,在这一次台风影响期间再次凸显了其在防灾抗灾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面朝大海抗台防洪异常沉重
浙江地处我国东南部,濒临东海,河口港湾众多,绵延漫长的海岸线以及起伏较大的地形地貌,使其成为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洪涝台风是浙江的主要自然灾害,尤其是东南面向空旷的海洋,台风经常奔袭而来。在洪水、台风灾害中谋生存、谋发展是浙江必须面对的基本省情。
“梅雨”和“台风”是造成浙江省自然灾害的主要成因,其中1954年太湖流域和钱塘江流域发生了长历时洪水,1955年、1956年钱塘江洪水,1991、1996、1999年太湖流域洪水,都给造成了较大的洪灾。
此外,海岸线长达6600多公里的浙江省,海岸和河口均处于东海强潮区,特别在台风期间,易引发风暴潮,遭受强台风袭击。1956年第12号超强台风在象山登陆,风浪潮水破堤,800多公里海塘被冲毁,其中象山县南庄区门前涂海塘全线溃决,死亡3403人;2004年14号强台风“云娜”造成乐清市龙西乡、仙溪镇、福溪镇的9个村发生大面积的山洪和泥石流灾害,死亡28人。
而据国家防总统计数据,水库发生垮坝,平均1万立方米的水量要死亡1个人,确保水库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迫在眉睫”,浙江省委、省政府清醒地意识到,自身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比如:一些山塘、水库和沿海海塘等基础设施抗灾能力不够强,流域性洪水防御特别是山区小流域防洪设施建设滞后,农民住房的防灾减灾能力还比较低,等等。总的来说“防灾减灾能力还不能适应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趋势”。
面对台风年年成灾、防台抗台形势严峻的现实,浙江省委、省政府痛定思痛,下决心从防台、抗台的基础设施建设抓起,统一谋划、全省联动,推动浙江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从2008年起,开始实施“强塘固房”工程。